第105章 生子5(1 / 4)

太子宠婢日常 枝呦九 3340 字 5个月前

皇太孙定下来以后,有官之家倒是暗地里较劲了好几回,想法设法把孩子送去皇宫里面给阿昭做伴读。

按照陛下现在的意思,小皇太孙必然未来教导的重点,所以不管以后皇太孙怎么样,只现在这般,自家的孙儿和儿子等进了宫做陪读,那就必然是能在陛下面前露露面的。

只要露了面,那就是莫大的前程。

于是一个个为了这前程开始较劲,便也羡慕起蜀陵侯府。

“好生生一个闺女,直接扔了,搏了个忠义孝三字,结果好运道,这女儿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成了太子妃。”

“不止,如今生了皇太孙,肚子还怀着一个,家里的孩子必然是伴读了——所以说,三代富贵,代代相传。”

蜀陵侯下值的时候路过听见了这市井之言,回家叹气,“珺珺……什么都没有跟咱们说。”

这么些年,好像真就她出嫁之后,便大家维持彼此的脸面,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

赵氏便心酸,“那能怎么办。”

她顿了顿,“其实话说回来,陛下要让阿明做伴读的时候,咱们不也没有告诉珺珺吗?”

蜀陵侯叹气一声,“没有办法。”

人人都有自己的“没有办法。”

过了年,就是正月十五。

皇帝对宫宴历来只注重除夕,对元宵节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

但今年可能对团圆二字格外注重,所以元宵宫宴的大小事情他竟然一一过问了。

皇帝对任何事情上心都能让这件事情变得格外的被人关注,一来二去,元宵宫宴便直接让众人重之又重。

折筠雾和太子倒是没有多重视。去宫宴之后,两人就坐着,时不时跟旁边的安王夫妻说说话,再没有旁的举动。

再看端王那边,也是一般,今年的他也没有呼朋唤友,而是老老实实地坐着,又因为瘦骨嶙峋,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沧桑。

太子和端王如此,那剩下的交际就得其他兄弟来做。安王首当其冲,端着一个酒杯四处应酬,回到座位的时候,脸上竟有些志得意满。

安王妃瞧着心里不屑,于是暗地里偷偷踩了安王一脚,安王的脸瞬间成了猪肝色。

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肯定是不能喊的,只能忍着,转身去看安王妃:你是不是有病?

安王妃侧身回了他一个白眼,然后就不再说话。

不过因为这一脚,安王倒是又恢复了心里的清明。知道权势固然好,可储君之位也不会给他一个身子弱的王爷。

一想到这个,他就心里难受,却有些难得的安心:反正他也做不了皇帝,就待着呗。

然后也不出去敬酒了,推说自己有些头晕,让老四去。老四才不去,老四就让老五和老六一起去,老五和老六:“……”

谁去谁是傻子,这时候跳出来做什么?

结果老七风风火火的去了。

太子:“……”倒是也并不意外。

然后问来敬酒的老七:“喝一轮就算了,别喝多了。”

傻成这样不多见,但喝一轮还能说傻,喝第二轮的时候,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的心里都想要这个位置,但这时候跳出来,父皇才不管你傻不傻,他都能打。

老七心里自然是有点心思的。但你说它觊觎储君之位,那倒是没有。他只是想出个风头,踩在太子和端王的身上——若是能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那也是好的。

但现在太子这么一说,他也就老老实实了。敬完一轮酒之后,老七就乖乖地坐了回去。

皇帝看了之后,心里倒是满意。总算不是很蠢,还知道听人劝。

因为最近皇帝透露出要给阿昭选伴读,也说了今年的元宵节可以带家中的孩子进宫,所以孩子格外的多。

酒过三巡之后,皇帝就开始说正事。先说的是阿昌和阿昭等孩子多大了,大了就得读书,所以皇帝准备给他们找先生,让皇孙们都进宫一起读书。

不过因为现在的皇孙们年岁都不大,只阿昌和阿昭两个符合要求,所以就先等一等,明年再说。但是皇太孙的伴读却不能再拖了,必须得找几个合适的孩子进宫陪着读。

折筠雾在下面听他这样那样扯了很多,其实最后也就一样:朕虽然也想要所有的孙子一起进来,可是条件不允许,他们都不大,所以朕就只能先教皇太孙了。

不是朕偏心,而是事实如此。

折筠雾:“……”

日子久了,她好像也能知道皇帝一些心思。这些心思是已经改不过来的,比如说讲究一个面子,公正,好似他是个圣人一般。

她轻轻的啧了一声,微不可闻,但太子还是听见了,笑着道:“后面还有戏,你瞧吧。”

果然,皇帝就开始挑人。挑人的时候并没有先叫各家的孩子上前问话,而是把阿昌叫了个过去问东问西,关心个没完。

这下子,便又有大臣们私底下传递眼色,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又想要走之前那一套吗?扶起一个皇太孙,然后再扶一个小世子?

到时候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的立场?是跟如今的太子和端王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