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1 / 2)

他们除了鞋子,全身上下都是“的确良”布料做的衣服,这个时候“的确良”布虽然流行,但是很难买,而且票也难求。

杨文清那是在大城市,资源更丰富些,可这小县城,电都还来通过来的地方呢,自然是很紧缺的。

所以路上但凡懂一点“时尚”的人,就会满眼羡慕地盯着他们夫妇瞧。

其中有比较健谈的婶子上前笑问他们这布是在哪里买的,商楼这边早就断货了。

“我女儿马上就要成家了,我就想着给她弄点布做衣服呢。”

孙桂芳连忙道这是请朋友从外地寄回来的,闻言那婶子有些失望。

“难怪了,我隔壁家也请人带的,昨儿个还看见她正在做衣服。”

和那婶子说了点话后,夫妻二人就买好东西离开了商楼,他们买的是香皂和清发液,到了僻静地儿,就把东西放在空间。

先去取了照片,一共五张,杨继西和孙桂芳全要了,其中一张照片上可全是人,杨继霜四姐妹带着自己的孩子和丈夫,杨二奶奶一家还有杨幺妹一家三口都在上面。

单独的照片也有,杨继西一家的,还有孩子们单独一起的。

“来个相册?”

孙桂芳摸了摸照片后笑道。

“好。”

杨继西点头,二人选了相册,说是相册,其实就是一面的,四四方方,把照片放进去再挂在墙上,这就是“展示”相册了。

不像后世那种一大沓的相册。

“你们那天来拍照片的时候,可吸引了不少人啊,”那人笑道。

个个穿着都好看,瞧着就是条件不错的。

二人也没多留,拿好东西,向那人打听了哪里卖大虾或者是螃蟹的地方后,便跟着过去了。

这也是国营店,里面的虾有些瘦,没有杨继西想象的大,但他还是挑选了两斤左右。

螃蟹倒是有几只大的,其中一只还缺了一条腿,说是打架打的,二人商量后,全部要了,因为进店的时候,一人提着一个木桶,所以给加了点水,把称好的虾和螃蟹分别放进去后,二人便提着木桶离开了。

依旧是到了僻静的地儿,就把东西放进了空间。

“不早了,咱们去看电影。”

在河岸边看了看红花,说了一会儿话后,二人便去看电影。

今天他们运气不错,这部电影励志又好看,看完出来时,孙桂芳的眼睛都是微微发红的,一看就是被感动哭了。

事儿办完了,电影也看了,二人便寻了车回镇上,等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

“大螃蟹!”

嫣嫣和欢欢姐妹蹲在木桶那,盯着里面的大螃蟹惊呼不已。

“小虾,”嫣嫣又指着旁边的木桶。

欢欢姐妹再次凑过去一阵惊呼。

“晚上就在二奶奶家吃螃蟹和虾,”杨二奶奶挨个摸了摸她们的脑袋后笑道。

“好。”

欢欢姐妹连连点头。

杨大奶奶也过来帮着收拾螃蟹和虾,晚上一顿清蒸。

螃蟹性寒,孩子不宜多吃,所以给她们尝了个味儿后便哄着她们吃虾了。

“这玩意儿全是壳,”杨二爷爷拿起螃蟹背壳扬眉道。

“也就吃个新鲜,你还想当红烧肉一口一坨啊?”

杨二奶奶笑骂着。

“听说住在沿海的同志,每天都吃大虾大螃蟹呢,”孙桂芳说。

“那得多没味儿啊,全是清蒸?”

杨二爷爷接受不了。

“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不一样,吃的也不一样,就像我们喜欢吃猪肉,但是有些地方不吃猪肉的。”

杨继西笑道。

“那吃啥?”

一家人一边收拾,一边说说笑笑的,倒也十分惬意。

睡觉时,嫣嫣拉着孙桂芳的手一边玩一边问道,“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还吃虾呀。”

“喜欢吃啊?”

孙桂芳笑问道。

“喜欢,”嫣嫣翻了个身,又抓起杨继西的大手,“爸爸,嫣嫣听话,我们下次再吃。”

“好,”杨继西摸了摸她的小辫子,“那现在嫣嫣是不是该睡觉了?”

“好。”

嫣嫣赶紧站起来,跨步进自己的小床上躺好,杨继西给她盖小被子的时候,发现床不够宽了,于是转头对孙桂芳道。

“得再打张床了。”

孙桂芳坐起身看了看后道,“还早。”

“那不得挤着我闺女,”杨继西心疼起来。

孙桂芳问嫣嫣,“挤不挤啊?”

“不挤,”嫣嫣一手抱着布鸟,一手拿着布猪,快乐得不行,哪里觉得挤哦。

茶树已经长高了不少,杨继西得空还要去那边看看有没有茶虫,要是有,比较轻的地方跟着收拾一下,严重的地方还得跟副队长报告一声,看是打药还是修剪。

花椒林那边也有人时不时去看情况,总的来说都不错。

“生产队要养猪?十头猪要三个人照看,一个人每天六工分?”

“可不,这都快四月了,咋才养猪呢?”

“我媳妇儿干不了重活儿,这不是好事儿来了吗?我得去找我媳妇儿商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