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九十二章(1 / 1)

杨继康闻言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只要他有那个脑子,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出来!”

“他一定可以,”杨继西记得上辈子石头还考上了大学呢,想到大学,杨继西又想起明年就是恢复高考的日子了。

他倒是没有心去读书,基础差,就做阿飘的时候跟着人家学了点字就不错了,真要去考试,他不行的。

回到家时,家里正在做辣椒酱,几年的辣椒酱做得迟一些,小菜地里的辣椒不多,所以去仓库那边兑换了一些回来。

粮食也兑换了不少,因为家里装粮食的大木桶没有了,所以杨二爷爷还去李叔那又买了几个大木桶回来,挨着墙放着,打开小库房的门,便能看见六个比人高的大木桶贴着墙放着。

中间则是一些大柜子和箱子,里面也装了不少东西。

吃了午饭后,杨继西进小库房后,把放在柜子上的竹篮拿下来,然后右手在里面一晃,原本只有一斤左右瓜子的篮子,现在又堆得满满得了。

这个天也不会太潮瓜子,而且在空间放过的东西,拿出来后也会变质慢一点,这也是杨继西后来才发现的。

他又出去拿了一个类似盘子的竹箕,往里面装得满满的,这才拿着竹箕锁上小库房的门出去。

葱头站在院子里歪着头盯着灶房门看,见是杨继西出来后,它才又重新趴下。

现在的葱头已经是个大狗了,瞧着丑萌丑萌的,得亏他们没事儿就给葱头顺毛,不然更丑。

所有土狗小时候都非常可爱,长大后就各有各的丑法。

当然也有从小好看到大的狗子,但他们家的葱头明显不是。

杨继西唤了葱头一声,葱头抬起头看过来,“走,出去玩。”

他说。

葱头立马起身跟在了杨继西身后,杨继西把装有瓜子的竹箕放在老堂屋里,便带着葱头出去溜达了。

孙桂芳在那边和康嫂说话,不想出去。

走到小溪沟那,杨继西看见一条瘦巴巴的白狗,葱头立马站定,盯着白狗看。

“这是前村那家的狗,就叫小白,”杨继西蹲下身,葱头就在他旁边,“别看小白瘦巴巴的,你可能打不过。”

毕竟是养了几年的狗了,这是没有葱头强壮。

也能理解,养狗也费粮食,没有剩饭剩菜也就不喂狗,狗自己出去找吃的。

白狗站了一会儿后,转身离开了,葱头叫了一声,白狗跑得更快了。

杨继西摸了摸葱头的脑袋,又去吴和国家坐了坐,见吴家两个孩子追着葱头玩儿,吴和国说。

“等村小学建起来了,我就让阿山回来念书。”

吴阿山念书一般,所以吴和国并没有要他一个劲儿的去学,能识字明理就很不错了。

“还不知道选择哪个位置,”杨继西逗了一会儿他怀里的小娃娃,是吴和国的小儿子。

“我听杨继南说,他们准备送大花去村小学念书。”

“好啊,女孩子多读书很好的。”

杨继西连连点头。

“可不,”吴和国叹了口气,“就说我家三妹吧,她但凡能读书明理,也不会这个鬼样子。”

“一直没回来?”

杨继西问。

吴和国点头,“从鸡瘟的事儿后,就一直没回来,我们也没去那边看她,算是断了亲。”

在吴家坐了一会儿后,杨继西便带着葱头回家了。

孙桂芳也刚从康嫂那边回来,她一手扶着肚子,慢慢地往这边走。

见杨继西这么快就回来了,还笑着问道:“不是出去溜达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去吴大哥家坐了一会儿,”杨继西浅笑着向她走过来,很熟练地伸出手扶住她。

“吴大嫂也有些天没来串门了,娘还说去看看她呢,”孙桂芳握住他的大手笑道。

“我去的时候吴大嫂没在家,吴大哥带着三个孩子在家呢。”

到了自家堂屋后,杨继西拉了根高凳子让孙桂芳坐下。

看见桌子上又有瓜子,孙桂芳就说,“夏天的时候吃得我都不想吃了,这两天想吃得很,我就提了一句,你就又拿了这么多出来。”

“空间里还有很多,而且西瓜还有好几十个,”杨继西摸了摸头,对孙桂芳说道,“天气变冷,西瓜肯定会更贵,毕竟反季节的西瓜比较少见。”

“那你到时候就拿到李哥那里去卖,”孙桂芳抓了一把瓜子,一边磕一边说。

“卖肯定要卖一点,但是自家也要留一点,因为冷天吃西瓜也稀奇,”杨继西说着又蹲在她脚边,抬起她的腿看了看。

“好像有一点浮肿。”

“娘说这样子是正常的,只要不要太过夸张,”就像刘香莲那样浮肿,那就有一点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