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七十七章(1 / 3)

“我之前倒是听说过,但买得太多了,又舍不得。”

杨继丽道。

“可不,不过既然半头可以买,那咱们明年几个人买一头也可以嘛!”

杨继红说。

“是这个理,”杨继春手里端着菜,闻言点头,“行了,先吃饭,帮着端碗筷啊。”

“知道知道。”

堂屋里一片热闹,两张圆桌子,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两边都放着酒,女人们这边的酒没有那么烈。

刘章表示自己不喝酒,他们下午要回去,可不能念叨一路,不然会被幺妹数落。

除了石头和大花外,堂屋里唯一的孩子就是平安,他穿着新棉衣,戴着兔毛面帽子,瞧着可可爱爱的,又挨着石头、大花坐在一起,时不时被二人喂一口菜。

“真乖,”杨继春见此满眼是笑,“我倒是想要个女儿,就是肚子没动静。”

“该来总会来,不要强求,”杨二奶奶喝了一口酒,吃了一口红烧排骨,觉得爽快极了。

“三婶儿他们不来,我还觉得舒坦,”杨继红低声道。

“两家都出东西,她又爱面子,不能出东西当然就不会来,”杨大奶奶笑了笑。

这边杨继西对于刘章不喝酒表示赞成,“你喝了酒啊.....”

刘章脸都红了,□□康闻言好奇看过来,“怎么,发酒疯啊?”

“倒也不是发酒疯,”杨继康笑了笑,“就是话有些多。”

“多得哟,”杨二爷爷连连摇头,“和没有喝酒的时候是两个人嘞。”

“求求二爷别说了,”刘章顶着一个大红脸,连忙道。

杨二爷爷的几个女婿见他害臊,纷纷笑了起来。

一顿饭吃了四十多分钟,到最后肉汤都有些冷了才结束。

杨继西帮着杨二奶奶他们收拾,□□康见了后也跟着去收拾,接着是刘章,然后是几个姐夫妹夫。

到最后,收拾灶房和碗筷的便成了男人们,堂屋的桌子和地面倒是孙桂芳她们打扫的。

吃过饭后,杨大奶奶一家便回去了,杨继红夫妇拉着杨幺妹夫妇过去坐坐。

这边一大家子人就在新房的火堆旁坐着说话。

“这肉买得好,看看这肥膘,”大姐夫指着头顶挂着的肉道。

“我就是看着肥膘不错,所以才买下的,”杨继西给他们端来热茶。

“开水是我早上烧的吧?”

杨二奶奶问。

“是,我从保温壶里面倒的,”杨继西回着。

一听到保温壶,几个姐夫眼睛亮亮的,“这玩意儿好,可惜咱们县城没有,不然我高低弄一个回家,不管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孩子,大冬天的喝一口热水多好啊。”

“可不。”

闻言,杨继西指了指火堆,“其实把水壶吊在这水上,里面随时装着水也是差不多的,等春夏的时候保温壶用得不多,还是得喝凉白开。”

这确实是,但依旧挡不住他们对保温壶的热切,听得几个姐姐在那笑。

下午一点半左右,杨继南夫妇先去杨大奶奶家坐了一会儿,接着来到杨二奶奶家。

“坐着,”杨二奶奶指了指旁边留出来的位置,“大花和石头在那边玩儿呢。”

“看见了,她不想回去,我就让她多玩一会儿,”杨继南道。

“这分出去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杨继丽问道。

“不错,”杨继南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日子快活得很。”

“看得出来,”杨继霜噗嗤一笑,她丈夫轻轻戳了她一下,见她看过来才道,“我们家一时半会儿分不了。”

“这你不说我也知道。”

杨继霜的丈夫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妹妹已经出嫁,现在就兄弟二人带着妻儿和爹娘住在一起。

要说矛盾,那肯定是有的,不过杨继霜是个不吃亏的,几次下来,她嫂子也不敢太过分,所以面上还过得去。

说到分家这个话题,几个女婿倒也不遮遮掩掩,反正几年下来,他们在杨二奶奶家是最放松的,说什么做什么都比家里自在。

“我想分家了,”杨继燕的丈夫轻声道,众人看了过来。

“你是老大,分家不容易,”大姐夫摇头。

“是啊,”杨继燕点头,她公婆也有些偏心,但没有三叔家那么过分,不过总归是不舒服的,“以后的日子还长呢,谁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这话有道理,”杨继西闻言摊手,“就比如一年前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会成为各位姐姐姐夫最小的弟弟。”

“还有最小的儿媳妇。”

杨继西揽住孙桂芳的肩膀,孙桂芳脸一红,推了推他,惹得众人一笑。

气氛一下就轻松起来。

三点半左右,大伙儿一一告别。

而且大家一点回礼都没有要。

“过年的时候给他们带腊肉回去,”杨继西把人送走回来时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二奶奶点头,“你把他们送到哪里了?”

“送出村口了,”杨继西洗了手,回头笑道。

“跑那么远,进屋取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