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七章(1 / 6)

“这是怎么了?队里出事了还是镇上?”

不然队长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孙母有些担心地问道。

“大春不听话,被他逮住了,”孙父被队长叮嘱千万别把这事儿说漏,不然一不小心传到陈生耳里,那就打草惊蛇了。

所以孙父面对孙母时有些心虚。

孙母狐疑地看了他好几眼,孙父紧张得不行,他向来很少瞒着孙母什么事,怕对看出来,于是找了借口说要出去。

“你站住。”

孙玉兰站在柴房边,见妈脸色怪异地叫住爸。

孙父紧张极了,也不敢回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些,“什么事?”

“你是不是背着我藏了私房钱?”

孙父赶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

“算了,藏也藏不了多少,你去忙吧。”

孙母大方地一回头,等孙父出门后,孙母快步回房四处查找,孙玉兰跟进去见此哭笑不得。

“妈.....”

“我倒要看看这老头子藏了多少钱!”

昨天买的东西除了给老丈人他们的,剩下的都放在空间保鲜。

“我算过了,空间没升级之前,一粒糖能更新六颗出来,现在一粒能更新十二粒糖出来,大前天晚上放进去的半斤糖,昨天晚上福窝堆满了,大概有两斤半,多少我也没数了。”

杨继西说着又道,“今儿早上我放了一斤半的糖在我睡的那屋柜子上,妈肯定能发现,剩下这一斤糖就拿回去给二娘他们吃。”

“你把大白兔奶糖放进去了没?”

“放了放了,昨晚上拿糖粒出来的时候,我就把大白兔奶糖放进去了,”杨继西一脸期待,“也不知道晚上能收获多少大白兔奶糖。”

孙桂芳也同样期待,又问起鸡蛋。

“鸡蛋我挪在旁边放着,还是八个。”

杨继西说。

等快到家时,杨继西放下背篓,右手在干草下一晃,本就因为装着竹笋而有些重的背篓又重了一些。

杨二奶奶正在杨大奶奶他们家院子里做布鞋,见他们回来,便跟杨大奶奶说了一声,拿着竹篮子装好布鞋回来了。

“回来得刚好,这布鞋我也做好了,桂芳你试试脚合适不。”

杨二奶奶笑道。

“给我做的啊?”

孙桂芳又惊又喜,她早就看杨二奶奶做这双布鞋了,上面还有好看的绣花,当时就在猜是给哪个姐姐的。

没想到是给她做的。

“快试试,这是二娘的心意,”杨继西还在旁边假装吃醋道,“我都没有这个福气呢。”

“有有有,这双做完了,我就准备做你的了。”

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赶紧安抚道。

“还是先给二爷做吧,妈给我做的布鞋我都没穿过几次,还是新的。”

杨继西连忙摆手。

“我做了不少呢,而且继春她们几个年年都给我们做衣服和鞋子,光是布鞋我和你们二爷各自就有六双了,棉鞋也是六双,穿不过来。”

这倒是实话,杨二奶奶在天气好的时候,都会把家里的布鞋和棉鞋拿出来晒,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杨老婆子酸得不行的时候。

“那我就不客气了,”杨继西哈哈一笑,从背篓里拿出一块豆腐,两斤肥肉,一斤瘦肉,还有一斤糖粒,“二娘,肥肉熬油,剩下的油渣炒青菜吃,瘦肉炒辣椒,豆腐凉拌也成,做汤也行,这个爸妈那边挖的竹笋,这糖您和二爷吃。”

杨二奶奶说了他们几句浪费钱,又见背篓里那么多竹笋,便道,“这两天越来越热了,竹笋放不了多久,给康哥他们送点过去,那边不送也不好,到底是你们爸妈那边挖的,不过我们还得吃,就送四根算了。”

“听二娘的,”孙桂芳笑道。

杨二奶奶闻言更高兴,她就喜欢这样有商有量的,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

把竹笋分好后,她笑眯眯地把其他东西拿到灶房放好了,准备洗了手就开始熬油渣,嘴里还吃着糖粒,可心里却比嘴上还要甜。

孙桂芳试了试布鞋,十分合脚,她珍惜地拿到房里放好,接着换了衣服,洗了手去灶房帮忙。

知道杨二爷爷去牛棚那边后,杨继西便提着大篮子,冲还在自己院子里的杨大奶奶招呼了一声,走进他们堂屋,见石头也在,便道,“拿簸箕过来。”

石头叫了人后,扫了一眼大篮子里面的竹笋,立马拿来簸箕。

杨继西拿了六根竹笋放进去,“待会儿过来玩。”

“欸。”

石头点头。

杨继西提着剩下的竹笋来到杨老婆子这边,堂屋门半掩着,里面是大花还有狗蛋在玩过家家。

他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就你们两个在家?”

“奶生病了,在屋子躺着。”

狗蛋和大花都叫了一声三叔,接着眼巴巴地看向大篮子,见是竹笋,狗蛋便没有兴趣了,倒是大花跑过来,“这是给我们的吗?”

“是,”杨继西拿出四根竹笋放在大花拿来的簸箕里,把大篮子放在一旁,起身来到杨老婆子房门前,叫了一声娘,“身体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