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1 / 2)

第九十九章

一场寿宴。

文王死了,太上皇彻底身败名裂。

待一切平静下来,众臣子跪在那地上,如同经历了一场浩劫,周绎却只让太医抬走了文王,其他人一个都没放。

太上皇双目痴呆,被扶回原来的位置上坐着。

屋内死寂般地沉静。

周绎从始至终,从未说过一句话,众臣子却被他身上发散出来的沉寂,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沉默了一阵之后。

范伸再一次向太上皇提出了刚才的请求,“请求太上皇废除先皇后朱鸳的皇后之位。”范伸话音一落,却见左相衣袖一甩,也跟着跪了过去,“臣附议。”

适才他要人证,这会儿也不要了,哪里还需要什么人证,文王之死,足以说明了一切。

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先皇后的身份,今日太上皇不表态,怕走不出这屋子。

太上皇坐在那,浑浑噩噩地扫了一圈。

没看清谁是谁。

只觉得跟前的每一个人,都在索要他的命,那浑浊的眸子里渐渐地露出了恐慌,没有一个定处,只颤抖地道,“你们说了算,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他只想早些回去。

离开这儿,再也不回来了。

太上皇木讷地转过头,再一次看向了周绎,他只求他能放过他。

周绎倒是安抚了他一句,“再坐会儿,快了。”

太上皇只能等着。

他恨不得自己能早点晕过去,再也不省人事,可不知为何,他的身体却意外的强健。

强健到坚持到现在。

让他清晰地见证了自己所有的耻辱。

太上皇的目光又僵硬地转了回去,跟前的范伸和左相磕头谢恩完,范伸起来了,左相却没起来。

左相跪在那,先是对周绎行了叩礼,再抬起头来一脸肃然地同周绎道,“臣斗胆向陛下求证一事。”

周绎不语。

左相也没等他开口,擅自问道,“臣想求证,文王所说一事是否属实。”

文王所说之事有很多,件件骇人听闻,但此时左相问出来,所有人都知道他想求证的是什么。

朱鸳的出身一暴露,皇上的身份也跟着摆上了台面。

无论文王说的是真是假。

为了稳固朝堂,稳固民心,在走出这个屋子前,皇上必须得当着所有臣子的面,承认他并非朱鸳之子。

否则,今日在座的所有见证了这一场浩劫的人,怕是都活不成了。

左相说完,已有不少臣子开始跟着跪了过去。

周绎良久才开口道,“不知左相想向朕求证何事?”

左相抬却是突地磕了一记响头,趴地不起,声音激扬地道,“陛下,地龙翻身,神石显灵,臣以为那灵石上以伪乱真的含义,并非是民间所传的那般,陛下霸占了旁人的江山,而是老天有眼,在给世人提醒,提醒世人们,拜错了陛下的名号,是老天爷在等着陛下真正地归来啊。”

左相的一番言辞说完,众臣子皆是反应了过来,齐齐跪在了他身旁,高呼,“臣等恭迎陛下归来。”

臣子们已经没人去在意那理由。

只要他不是周恒就成。

然周绎却迟迟没有给他们答复,众臣子心头渐渐地开始大乱,左相再也没忍住,提起头来,这回不再去问周绎,而是看向了一侧的太上皇后,“韩氏一族,为我幽朝的开国功臣,百年来,无论经历何种风雨,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是因为韩家人一直坚守了忠义二字,这些年来,韩家以维护了我幽朝朝堂的安稳为己任,今日朝堂有大难,太上皇后定当也记住了韩家的家训,定会尽自己的力量,来保我幽朝平顺,让朝堂免于动乱,更是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啊。”

左相是何意,众人都明白。

朱鸳的身份早晚会公布于世。

没有人会愿意供奉一位娼|妓之子。

即便他是当今天子,他有天大的能力,只要众人对他失去了信仰,都会生出反抗之心,生出动乱。

届时,幽朝便会彻底的内乱。

不待戎国的跌骑踏进幽朝的疆土,幽朝自己便会腐朽而烂,过不了多久,长安必定会战火不断,民不聊生。

而如今,唯一能避免这一切灾难发生的人,只有太上皇后。

只要太上皇后认了陛下在她名下。

在场之人,不会有一人提出质疑。

左相说完,大家都看着太上皇后,半晌,太上皇后从那位置上起身,走到了左相和众臣子跟前,一语未出,却先是跪了下来。

众臣子吓得齐齐磕头,声音还未呼出来,太上皇后便朗声而道,“这一跪,是为我自己的罪过而跪,两年前,我以一己私心,欺瞒了世人,期满了皇家列宗列宗,今日我为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而忏悔,替天下还回真相。”

太上皇后看着众臣子,眼里含了泪,道,“当今天子,并非是周恒,而是我儿周绎,两千前戎国一战,太子同我儿周绎共扑战场,太子不幸身亡,战报送到我手上时,我并未第一时间禀报,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想出了让我儿顶替太子的主意,将我儿周绎送去了久财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