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 37 章(1 / 3)

第三十七章

姜漓今日睡得早。

一觉醒来见周恒还未过来,便下床让碧素披了一件大氅,倚靠着窗边坐着。

驿站比营帐安静。

也终是见到了星空。

碧素见她没了瞌睡,想起晚膳姜漓用得少,便去驿站后厨,给姜漓端了一罐汤。

“主子的身子凉,以前在浣衣局,又沾了不少凉水,还得慢慢调养过来,等回宫后,奴婢去找太医给主子开几副药,身子养好了,才能为将来做打算。”

碧素想的是,主子能给陛下添一位皇子。

姜漓拿着汤勺,看着窗外。

今夜难得没有风。

碧素正欲转身,便听她说道,“谁能说得清将来,又如何能去做打算。”

这些年,她从来不去想将来。

只因,那将来太过于飘渺,不过一个转眼,什么都变了,又何必去浪费日子白费了脑子,活在当下,便想着当下就好,日子好时,好生享受,身边有人疼时,她珍惜。

等到又只剩下她孑然一身时,她也不至于回头来遗憾。

碧素抬头,便见蒙蒙的一层灯火下,那张脸比夜色还要静谧,只一眼,便能让人刻进心坎上。

碧素知她素来通透。

可有时候人太过于通透,自己就会累。

碧素劝了一声,“主子,陛下心里有你的。”

话音刚落,门口就有了脚步声。

周恒进来,姜漓已经搁了手里的汤碗,匆匆漱了口,碧素接过周恒递来的大氅,挂在了架子上,转身出了屋。

姜漓过去挽住了他胳膊。

周恒捏住她掌心,偏过头问,“身子松些了没?”

姜漓没答,却是将自个儿靠了过去。

一张脸久久地埋在他的胸膛,走到了床边了,周恒才将她拉起来,“怎么了。”

姜漓突地从正面一把抱住了他,“臣妾想陛下了。”

周恒垂目看着她一头秀发。

片刻,扬了扬唇道,“嗯,朕在。”

周恒搂了她一阵,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躺下,别凉了身子。”

姜漓身上不便,躺下后,没再如以往那般,紧挨着周恒。

两人各枕一边,姜漓听着身旁人的呼吸声,听了半晌,也没听出来,他是睡着了还是醒着的,

便转过了头。

周恒也侧过了头。

“睡不着?”

姜漓应道,“嗯。”

周恒长臂一伸,便将她搂了过去,“你是习惯了朕的胳膊,换了个枕头你便失眠。”

姜漓没反驳。

起初怕污了他,不敢往那边移。

最后,还是忍不住身旁的那股暖流,便又缓缓地一点一点地挪了过去。

周恒抱了她一阵,问,“又想父母了?”

只有想父母的时候,她似乎特别乖顺。

姜漓没答,半晌,抬起头来看着周恒道,“陛下喜欢自己的父亲吗。”问完,见周恒只沉默地盯着她,便又道,“臣妾问的是废话,哪有人不喜欢自己的父亲。”

周恒握住她的发丝,将她搂了搂。

并没有给她答复。

一阵安静,周恒闭上了眼睛,“阿漓,给朕再唱一遍那首曲子。”

姜漓迟疑。

周恒的胳膊从她颈项外圈了过来,手指轻轻剐蹭了一下她的侧脸,又催道,“久财崖,你夜里唱给朕的那首曲子,你再唱给朕听一回。”

姜漓的声音轻缓。

金月亮,银月亮,月亮里头暖出了个懒洋洋。

金不换,银不换,红尘梦里来相伴......

**

队伍是第二日午后回的长安。

姜漓没再见到周恒。

高沾将其送回了长春殿门口,“这一路,姜主子怕是没少受罪,如今回来了,就好生歇息几日。”

姜漓谢过了高沾,转身跨过门槛,谁知一抬头,便见跟前的院子里,立着一位十五六岁的丫头,一脸兴奋地瞧着她。

那丫头“支支吾吾”一阵,没人听得懂她说了啥。

姜漓却是眼眶一热。

回头看向了高沾。

高沾道,“陛下说是主子的旧人,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让奴才将人送到主子面前,这不,恰好合适。”高照说完,便退下,“姜主子赶紧进去吧,有事再派人来传奴才。”

姜漓谢了恩。

转身看着小哑巴。

姜漓听懂了她适才说的话,“我找了你好久。”

**

高沾将差事办完,回乾武殿禀报。

却见文王在里头。

前几日人在路上,又突发了诸多状况,回到宫里,文王才开始同周恒汇报江南的差事。

文王以为能像往日那般,汇报完,周恒会说一声

,“辛苦了。”

谁知这回周恒没吭声。

也没放人。

就那般晾着文王。

文王心头渐渐不安,过了一阵实在憋不住了,才问周恒,“皇兄可觉得哪里不妥。”

周恒还是没应他。

半炷香后,外面有人进来,文王侧目一瞧,见来人是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