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珀尔府的花园(2 / 2)

掌。连草地上闲坐的贵妇人们都忍不住开口称赞他。

就在这时,站在更远处的泽维尔,也拉动了一把40磅的弓。

伴随着弓箭离弦的声音,泽维尔的箭成功穿透了威廉刚射出的箭。并稳稳停在了靶心。

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塞希利娅率先为他鼓起了掌。周围的孩子们也跟着惊呼。

出尽风头的泽维尔收起了弓箭,又恢复他贯有的沉稳持重。他若无其事般走到威廉面前,开始跟他交流起箭术心得。然后又顺势跟塞希利娅打了个招呼。

“好久不见了,我亲爱的特兰顿小姐。”

“好久不见了,亲爱的泽维尔先生。”

伯林顿伯爵家的孩子们一向是各类儿童活动的常客,泽维尔的出现并不会显得突兀。但塞希利娅却是第一次出席类似的活动,大家对她自然充满了好奇。

威廉后知后觉这两个看上去没什么交集的人竟然是认识的。

艾米丽则看着泽维尔的脸若有所思。她想起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考珀尔夫人的到来,打断了花园里的热闹氛围。

她来请所有的孩子们移步家庭剧场,一场木偶剧表演已经在那里等待他们了。

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仆人的引导下进了屋子。艾米丽和威廉一左一右,陪伴着塞希利娅进驻木偶剧场。

泽维尔留在原地,出神了一会儿。直到他的兄妹姐妹们催促着他一起进去。

考珀尔府的家庭剧场装修得清新典雅。随处可见的新鲜花束代替了金银器皿,点缀着这间能容纳30人的客厅。

考珀尔夫人专门请了一个意大利的木偶剧团来表演。剧本则从1812年出版《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的一些故事改编而来。

从舞台布景到人偶的服饰,都极为精美。对德国民间童话的改编,则更让孩子们感到新奇。

表演过一个剧目后,塞希利娅悄声对艾米丽表示自己要去一下盥洗室。艾米丽心领神会,很快示意一旁的贴身女仆领着塞希利娅去。

不明就里的威廉还想跟着出门。被艾米丽埋怨的眼神扫过,他顿时明白了什么,耳尖变得通红。

解决完生理需要的塞希利娅正想返回客厅。忽然间,她的视线被考珀尔府的藏书室吸引了。

大部分的贵族都以独家馆藏为傲。比起木偶剧,她更希望能欣赏一下考珀尔府的图书收藏。

出于礼节,她让女仆去征求了主人的同意。

一个家庭的图书收藏,往往象征着这个家庭在文化和艺术上的绝佳品味。

这种来自客人的合理要求很快就征得了考珀尔夫人的同意。如果不是抽不开身,她更乐意亲自带着客人参观。那间图书室可凝聚了她的不少心血。

在塞希利娅踏入图书室后,她确实被震撼了。

单纯论数目的话,萨塞克斯宫和因弗内斯庄园也有着海量的藏书。

但那都是在萨塞克斯公爵步入中年,解决了儿女的财产问题后,才开始投入金钱和精力的。和考珀尔府这种几代人不计成本的收集,在底蕴上还是稍显差距的。

塞希利娅甚至在这里找到了佩德罗·阿瓦德手抄版的《熙德之歌》原本。

正在塞希利娅惊喜于发现宝藏时,藏书室的另一角传出了移动梯子的声音。塞希利娅循声望去,看见了一个站在书梯上的小姑娘。

这位面容清秀的小姑娘似乎也有些惊讶。在良好的教养加持下,她很快把自己放到了地面上,并和塞希利娅互相介绍了一番。她自称是米尔班克家的姑娘。

英格兰贵族的谱系学在这个时代是贵族少女们的必备功课。对塞希利娅来说也不例外。

出身米尔班克家族,又能出现在考珀尔府的聚会上。如果塞希利娅没猜错,这应该是考珀尔夫人的母亲,已故的伊丽莎白夫人的娘家人。也就是说,这是艾米丽的表亲。

对方显然也听说过塞希利娅。在她报上姓名后,对方很快尊称她为特兰顿小姐。

能在儿童活动的中途,同时出现在藏书室。不必多说,两个小姑娘的性情自然有相似之处。她们很快成了朋友。

和塞希利娅的随意阅览不同,艾达是个过分认真的小姑娘。她是特地来找拜伦勋爵的诗集的。

就在他们就彼此看的书进行交流的时候,图书室中又进来了一位夫人。

在注意到来人后,慌不择路的艾达将手中的诗集塞给了塞希利娅。

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塞希利娅还是将拜伦勋爵的诗集藏到了她所翻阅的《熙德之歌》底下。

那位夫人很快走了过来。艾达向塞希利娅介绍了这位夫人,她的母亲安妮·米尔班克夫人。

这位夫人看上去有些严谨古板,似乎不太精于社交。她很快带着女儿告辞离去。

留在图书室的塞希利娅看着这对母女离去的背影,产生了一些困惑。

再看一眼手中拜伦勋爵的诗集。忽然间,她意识到了什么。

拜伦勋爵的妻子,似乎就是米尔班克家族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