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变美丽的第一百一十八章(1 / 6)

自从上次在百货商场碰到许昕华, 齐向晴这一阵都有点心神不宁,她总是想起大嫂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开始,齐向晴以为大嫂故意抬高许昕华,是为了给她没脸,但是慢慢的, 她自己就推翻了这个猜测。

她知道大嫂和婆家其他亲戚不大一样, 大嫂娘家早些年也风光过, 刚嫁人的那些年有娘家撑腰,等娘家败落了以后, 丈夫仕途又起来了。可以说大嫂这辈子是顺风顺水,没受过多少挫折, 虽然养出了一副清高、目下无尘的性子, 但是心思比这个圈子里的女人却要“纯粹”许多——至少大嫂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没错, 大嫂是瞧不上她,甚至在她面前也没掩饰过, 她进门的时候,上面的公婆已经都故去了, 大嫂的架子摆得比正经婆婆还要足, 在家里给她难看是常有的。

可是整个李家, 包括李家的亲戚和世交好友在内,看不上她的人又何止大嫂一个?

其他人是当着她的面笑脸相迎,看不出丝毫问题, 但是背过身去, 说话一个比一个难听, 全都把她当笑话。只有大嫂不掩饰,她哪里不对,大嫂会不留一丝情面的批评她指责她,但是批评完,该带她出去交际的时候,大嫂也不会因为她“上不了台面”这些理由拦着不带她。

到底谁好谁坏,齐向晴其实心里有数,她和大嫂才是一家人,她们有矛盾也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所以她后面几天冷静下来就想通了,大嫂再看不上她,也不至于故意抬高许昕华一个外人,就为了打她这个妯娌的脸。

大嫂对许昕华那么热情,肯定有别的原因。

只是大嫂堂堂的部长夫人,首都的官再大再多,她走出去也说话的分量,怎么会对一个农村出身、还是第一次来首都的小姑娘百般热情?

齐向晴想不通,心里就不安稳,直到前两天,家里的阿姨整理旧报,她路过扫了一眼,居然在日报上看到了两个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上面的身影。

简直比做梦还不可思议,欣荣公司在羊城做得再好,放到首都也成不了气候,再说捐点钱建几所学校就能让日报点名夸奖的话,那些大型企业早该去做了,哪里轮得到他们欣荣?

在齐向晴的心里,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许昕华和郁白文想登上日报,需要打通多好层关系,郁家即使有点名望和人脉,也只限于羊城市内。再说他们要是真有这样的能量,为什么直到最近才来首都发展呢?

齐向晴除了难以置信,还有更复杂甚至是苦涩的心情。

自从走出过国门,随着眼界的开阔,她的思想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学的时候她刻苦读书,只是因为读书改变命运,她想摆脱贫困的家庭,过上另一种生活;出国留学后,她很幸运的接触到了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大人物,看到了真正的名流,见识了最上流的社会,人生巅峰也不过如此。

眼界的开阔让齐向晴变得不甘心了,她想做上流人士,并天真的以为自己离这个圈子只有一步之遥,她只要再努力一点、抓住机会就可以加入他们了,所以从国外到回国,她汲汲营营,殚精竭虑,把以前放在学习上的心思全都用在了男人和交际上,希望能够借助婚姻的机会打破阶层屏障。

可结果呢?

是的,她的确成功挤进了这个圈子,成为了她梦寐以求的“上流人士”,尽管李家在上流圈子的边缘徘徊,依然能够赢得外面那些人的羡慕。

只是她已经再也不敢随便做梦了。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人跟她一样,一无所有却心比天高,她们也都以为能够一步登天,最后却万劫不复。

齐向晴在她们当中算是幸运的,但也曾差一点万劫不复,现在能有这么平静安稳的生活,她已经知足了。

但是她再怎么知足常乐,知道许昕华和郁白文竟然有这样的能量,齐向晴多少还是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曾被她弃之如敝屣,另一个她从来都没真正看在眼里过,可他们在还没来首都发展的之前,就拥有了她都没有的人脉关系,以后她还能摸着内心说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吗?

齐向晴心情复杂了两天。

可成人的社会,面子里子都不重要了,能不能拿到实惠最重要,她还想弄清楚许昕华和郁白文结交了哪一路神仙,看看日后有没有来往的必要。听说百货大楼的欣荣女装开业了,齐向晴便抱着捧场的心情,下班后才约了同事一块过去。

说实话,齐向晴从来没穿过欣荣的衣服。

她有体面的工作,有留洋的经历,再加上年轻漂亮,大可不必像其他的干/部夫人那么“朴实”,她婚后平均两三个月出国一趟购物,时间不够多就飞港台,她身上穿着的都是世界有名的品牌,欣荣这种连名牌都算不上的小店,她只打算随便买买,拿回家也就用来送人罢了,自己是不打算穿的。

和她一块来逛街的女同事,也都知道齐向晴的习惯和消费水平,她们拥簇着齐向晴走进百货商场,一边恭维道:“齐姐对朋友也太好了吧,你身上这件el衬衫就要好几百块钱了,也不知道齐姐朋友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齐向晴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别这么说,我朋友生意做得很不错,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