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他顿悟了,他升华了!...)(1 / 7)

岳允离开的时候, 曹主簿也跟着同行。

其实从琅云的人决定要下山看看,到现在终于成行,中间是有约莫十天时间的。

在此期间, 琅云的师生做足了准备, 以确保这趟行程万无一失。

而曹主簿的病症早已经有所缓解,现在更是病痛全消, 但他一直没有出院,就是为了能跟着仙人一同离开。

当然,他并没有松懈对农桑之事的学习。

相比较于之前那种粗浅的通过视频教学, 这会儿的曹主簿显得更加积极, 同时也更加认真,还专门从谭御医那里借来了本简体繁体对照字典。

只不过曹主簿之前没有用过这种新奇的字典,于是他又找谭御医借来了一本由郎中们手写的“查字典八法”, 用来辅助学习。

虽然麻烦些,但这是他主动的想要和仙人学习,本质上是有求于人。

既如此, 那么无论是书本还是文字都要以仙人为准, 他们想要好好学, 就得拿出好好学的态度来,主动积极配合,去适应仙人的书籍, 仙人的文字,而不是让仙境来配合他们。

好在曹主簿学习能力极佳, 进展颇为迅速。

等下山的时候,曹主簿就和农学院的人同坐一架车, 借此机会将自己之前积攒的问题都拿出来学习探讨。

楚老师也没藏私,原本他就打算未来周国的耕种事宜要有曹主簿配合, 既如此,他能多知道些也更有利于未来开展工作。

于是楚老师指导得格外细心,曹主簿连连点头,恨不得把所有话都记录下来,回去仔细斟酌。

等又问完了一个问题后,曹主簿松了口气,放下毛笔,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腕,眼睛则是朝着车窗外看去。

因着曹主簿已经来过仙境两趟,记性又格外好,故而很快便发觉这里并不是回德昌郡的路。

他还生怕是自己认错,还凑到了窗边往外探头,很快就确定他们是走远了。

于是曹主簿不由得低声道:“岳小郎君不回家吗?”

楚老师听了这话,便笑着道:“之前我们和岳允商量过,现在还是要以农耕优先,虽然岳郡守盛情邀请,可是去郡内也就是吃吃饭聊聊天,一来一回反倒耽搁时候,倒不如直接去田地里看看,尽早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这样才能不耽误下次农时。”

还有半句话楚老师没说出来。

相比较于去围观古代郡守,显然大片农田更吸引他们。

这可是未来的试验田,以及大把大把的积分!

对于琅云来说,完成任务赚积分才是第一要务,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既然周国人遇到了问题,那么就去解决问题,越快越好。

再说了,郡守府有什么好吃的吗?

按着到琅云求学的周国人描述,如今的烹饪手段除了煮就是烤,倒不如请林萌同学炒点兔子肉来吃吃呢。

但是对于曹主簿来说,便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直接端正了姿势,手背交叠抵在额头,行了个极其郑重的礼节:“在下替德昌郡百姓,谢过仙人恩德。”

楚老师伸手扶了他一把,而后道:“以后说话便好,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曹主簿在琅云的这段时间也看出来,仙人们其实都不太喜欢叩拜之礼,故而也没有抗拒,只管重新坐好,然后便问道:“只是不知现在要去什么地方?”

楚老师温声道:“要去之前种红薯的那个村子。”

曹主簿应了一声,只管捧着书坐到一旁,不再言语。

而此时,村子里的牛村正趁着午后阳光晴好,正拿着拐棍儿在村子里溜达,心情大好。

虽然总体来说,今年的收成少了许多,但是朝廷恩德,不再需要他们缴粮,加上又种出了亩产惊人仙薯,这都让牛村正格外欢喜。

既然能种出一次,那就能种出第二次!

算上仙薯,总产量已经高过邻村,这就能让牛村正走得昂首挺胸。

而等他行至村口那棵大榕树下时,却看到有人正在那里等候。

牛村正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后才慢吞吞道:“这不是邻村的李村正吗,怎么这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了?”说着,牛村正手搭凉棚,“莫不是日头太大,把你的眼晃了,这才迷路到我们这儿了吧?”

这话已经不是暗戳戳,而是明晃晃的阴阳怪气,每个字都写满了“气死你气死你”。

果然,李村正脸上的笑容有些维持不住了。

其实相比较于出身农户的牛村正,李村正无论是年龄还是学问都是高他一头的,穿着打扮也很不一样。

牛村正总是穿着短褐,半点没有一村之长的模样,若是不看腰间代表身份的牌子,只怕和路边老农也没什么不同。

李村正却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十分利索,总是穿着长衫,数九寒天也要在腰间别一把纸扇。

这俩人本就互相看不顺眼,两村人又临着,经常出现那种“我家的鸡到你家下蛋了”或者是“你浇的水淹了我家的地”之类的摩擦。

单独看都是零星小事,可是村子就这么大,每天面临的就是鸡毛蒜皮,小事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矛盾,故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