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清穿(五十六)(1 / 2)

‘同志’二字一出,亲切感瞬间来了。

比起卑职、属下、小的这些自谦之语,同志确实叫人说起来都觉得敞亮,哪怕明知自己是属下,可互称同志,却无形之间仿佛是平等的。

吴为有忍不住憨笑,为这平等的小心思。

范婉见他笑,不由有些疑惑。

他也不瞒着,十分不好意思的将自己的小九九给说了出来。

范婉听了也是忍不住笑:“咱们本来就是平等的,本来就是同志,只是做的事不一样而已,士人读书,农人务农,工人做工,商人行商,各司其职,无论高低,无论于国于民,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互称同志才是应当。”

吴为有虽然入了共产会,也拜读了自家叔父带回去的书。

可真的从范婉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时,他还是觉得震惊不已,接下来的两天,他在宁古塔这座传言中极恶之地的城池中走走停停,看这里的人生百态。

气候确实恶劣,如今已经开了春,可依旧穿着冬衣。

城池确实破旧,哪怕是将军府,和苏州大富商家里对比也有差距,更别说满城内的官人老爷的府邸,而且将军府大门敞开,他出门时还能看见挑柴工和门口的守卫打了个招呼就进门的,戒备并不森严。

百姓们穿的也多是旧衣,偶有几个年轻的女子头上簪着一抹红色绒花,看款式该是他刚刚带来的商品。

明明生活都这么苦了,可他们笑的依旧开心,眼底是显而易见的满足。

吴为有不明白。

所以留在宁古塔的每一天,他都会出去,从天光乍亮就出门,一直到披星戴月才回家。

范婉对宁古塔的管理也不是完全照搬后世,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所以她实行了宵禁制度,第一天晚归吴为有就被逮进了班房,范婉亲自去见他,哭笑不得的送了一床被子,硬是叫他在监狱里呆了一晚上才放出来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你认识我,我就给你行方便,这是不对的,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范婉这句话是当着所有人跟前说的。

好几个因为违了宵禁被逮进来的人见范先生好友都行不到方便,顿时啥话也不说了,老老实实的坐了一夜牢,早上还蹭了一碗热乎乎的碴子粥。

吴为有瞬间明白了。

范先生这是杀鸡儆猴,他撞枪口上,直接成了被杀的那只鸡。

吴为有:“……”

能不能提前提个醒!

可怜巴巴的喝了粥,出了监狱,吴为有怂着肩膀回了将军府,然后就碰上了范先生的儿子,一个叫四儿的小家伙,随着年岁增长,曾经的小胖子抽条长,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清俊的小少年。

只可惜,这清俊的小少年白长了一张英俊的脸,已经长成了一个放飞自我的孩子。

“江南好么?苏州是不是很富庶?我娘说,扬州的盐堆得像小山那么高……”胤禩跟着吴为有后头,句句不离江南风光。

显然,这小子自从吴为有到来后,就开始打起了主意。

吴为有起初还不明白,胤禩问什么,他便回答什么,一本正经的,时间长了,他就反应过来了,顿时吓了一跳,赶紧的跑到范婉那边询问。

作为亲娘,真是胤禩撅个屁股,她就知道他要干啥。

一听瞬间了然,孩子大了,心思活了,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不过范婉也没拘着他就是了,自从好廉亲王说开了身份后,范婉其实就动了心思,胤禩看似好说话,实则固执的很,轻易不会动摇自己的想法,如今既然缠着吴为有,显然是有想法了。

于是范婉先安抚了吴为有,自己则是在晚上将胤禩叫到身边来,仔细询问他的打算。

孩子大了,做母亲的,该给予尊重了。

“我想去苏州读书。”胤禩并不觉得忐忑,而是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宁古塔这边虽说欣欣向荣,薇姐和娘你也是满腹经纶,只是我还是想去江南私塾读两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显然,胤禩已经将清廷当做是敌人了。

“你该知道你的父亲……”范婉还是要再问一句。

“知道。”

胤禩点点头:“那又如何,他既不是我一个人的父亲,我又何必做那至孝的子孙?”

“你这话若是被那些酸儒听到了,怕是要骂你不孝不悌了。”范婉哭笑不得。

“爱骂就骂吧,左不过左耳进,右耳出。”胤禩无所谓的摆摆手:“再说,常言道父慈子孝,父不慈,又凭甚要求子孝呢?”

范婉听到这里,忍不住轻咳一声,为康熙说了句公道话:“他对你们这些儿子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一个个都培养的很不错,否则也不会又九子夺嫡这样的事情了。

“是不错,就是都培养成了狼,养出了野心,最后又亲手扼杀了他们罢了,还不如生在寻常百姓家,年岁大了出门讨生活,哪怕累,也好过锦衣玉食,最后死在兄弟阋墙中。”

显然,得知廉亲王上辈子是怎么死的胤禩,并不是没有感触的。

与廉亲王不同。

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