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清穿(五十四)(1 / 2)

雅克萨之战,清军大捷。

俄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尤其是面对范婉的新式武器,那群大兵直接被打的心态崩了,无论索菲亚摄政王怎么在朝堂上歇斯底里的咆哮,下面的大臣们都低头沉默,甚至连话都不接。

与康熙那种一言堂的朝廷不同,索菲亚的权利还是受限的。

首先就是头上的两位沙皇。

再来便是两位沙皇背后的母家势力。

最后便是来自宗教的压力,索菲亚的行为看似肆无忌惮,实则却被多方遏制。

原本清军就兵强马壮,如今再有新式武器,再去打几乎就是送死,原本老实的彼得沙皇的母家一看形式变了,立刻开始在各大贵族间运作开了,一个疯狂的,不顾子民生死的摄政王,怎么比得上已经渐渐长大,身强力壮,名正言顺的沙皇?

而原本攻打雅克萨的那一支毛熊大军,原本便粮草不丰,又被范婉追着打,一路窜逃回了俄国境内,才得以喘息的机会。

于是赶紧的和莫斯科联系,以期望得到补助。

奈何皇室一团乱,好几股势力斗的厉害,这一份求助也是石沉大海,一去不回了。

与此同时的雅克萨。

范婉大搞基建,第一个修复的居然是监狱。

彭春忠诚勇猛,绝不投降,范婉感动极了,于是给他拨了个单间。

至于其他降军,仗打完了政委上,能收编收编,不能收编就先收押送到采石场做苦力,反正范婉要搞基建,对劳动力需求量很大,这群人年轻力壮,都是壮劳力,正是干活的好人选。

只可惜,也不知是骨头软,还是彭春御下不行,居然大多数都愿意投诚。

范婉很是可惜的看着这群人,然后挥挥手,叫达楞带走了。

杨子平读书人出身,又有一手好医术,自从做了政委后,更是学了一手好话术。

每次与人交流时,都是一脸笑意,说话轻言慢语,无形之间就叫人对他推心置腹,尤其他还有好医术,平时谈话时还帮着治病,这就很叫人感动了。

等安定下来后,杨子平开始安排人种牛痘。

当听说这群人居然还能预防天花,这下子才是真的叫这群人收了心。

天花之危甚于天灾**。

这玩意儿一旦爆发,轻则祸害一村一镇,重则祸害一城,若是处理得当或许死的人不多,可若处理不当……关门灭城也不是没有过。

如今有了预防的手段,日后再不怕天花威胁……那不是比龙子凤孙还好?

说起龙子凤孙,关于牛痘之事还有个传言。

说当今为了确保满清贵族地位,学了种痘之法后,便将提出这个法子的太医杨清河找了个借口流放了,病危之时被这位范先生相救才得以保命,为报恩情,将种痘之法告诉了范先生,范先生听后勃然大怒,当即率领部下,开始想办法给普通百姓种痘。

奈何朝廷心狠,多次对他们围追堵截,最后范先生无奈之下,才集结队伍,开始了对朝廷的反抗,所以,达楞率领的不是部下,而是他的战友。

战友,同袍,这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词。

清军首领皆是满清贵族,可小兵,却是从各地征的兵。

且大多数都是穷苦的汉人百姓。

他们投诚到这位范先生麾下后,第一次上识字班,第一次上思想课。

范先生的理念叫他们大为震撼,且心潮澎湃。

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人啊。

此时此刻的范婉可感受不到这群人的激动,她正头疼这些千里迢迢被带回来的俘虏,干脆直接打散了,分布到了各个大大小小的采石场里去了。

彭春也不例外。

只是他年岁不小,又深受打击,如今去了采石场也是小吏皱眉的存在。

可是巧的是,彭春去的采石场正是恭亲王常宁所在的采石场,也是峭壁箴言所在的采石场。

彭春是见过常宁的。

只一眼,他就认出那练出一身腱子肉,皮肤还黑了几分的男人正是当今圣上的亲弟弟,当朝和硕恭亲王常宁。

“王爷……”

彭春震惊脸。

恭亲王常宁背着砖,整个人僵住,一时间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总之,无论怎么做,都是一样的丢人。

好在彭春很有眼力见,连忙走上前来帮忙托着:“臣来。”

“不用,背都背了,再放下来也是费劲。”

常宁将装有石砖的背篓往背上一背,动作熟练的叫彭春心疼。

这可是大清的王爷啊,怎么能做这般卑贱的活计呢?

顿时,彭春愤怒的大吼一声:“来人啊,你们怎么敢这般作践,你们可知道他是谁?”他伸手攥住常宁身上背篓的带子。

常宁一听就心觉不好,伸手就想去捂嘴,但已经来不及了。

石场小吏一路小跑过了,翻开本子,拿上炭笔就开始记录。

一盏茶后。

常宁和彭春拿着粪勺站在几个大粪缸旁边。

刚刚那石场小吏夹着本子十分官腔的说道:“这两个思想觉悟不够,还请刘组长监督他们改造。”

戴着口罩的粪池组长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