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清穿(三十九)(1 / 4)

康熙确实很愤怒!

在收到巴海折子的当晚,他就狠狠的砸掉了御书房。

‘清三世而亡’。

自太宗皇帝起,岂不是这大清朝得在他手里灭亡?

他绝不相信这是天意,必定是人为,至于巴海所说的‘山壁如刀削,非人力可为’之类的话,在康熙看来,不过是没见过世面的少见多怪罢了。

可愤怒归愤怒,这件事却不能广而告之,毕竟这天下民心,乃是重中之重,一旦被汉民所知,则会动摇国本,所以他不仅不能愤怒,还得将这事当做不存在,私底下再叫心腹前往宁古塔。

宁古塔之地,乃是绝地。

康熙虽从未去过宁古塔,但祖先自盛京而来,对宁古塔描绘颇为详细。

一时之间,派谁去似乎都成了问题。

再想想如今朝中的风云迭起,仿佛谁都不可信任。

最终,康熙喊来了恭亲王常宁,常宁是他最小的弟弟,当年皇位之争时,他还是不懂事的小娃娃,贪吃贪喝贪玩,康熙对他向来照顾有加,不多防备,常宁也配得上康熙的重视,对康熙忠心耿耿,只在他需要的时候才会露头,平日里就很低调了。

常宁秘密接了差事,只觉得愤怒加头疼。

要说当年因为年纪小,而错失争夺皇位的机会,这些年恨不恨?

心里肯定是恨的。

可恨归恨,皇位上坐着的人是自己的亲哥,只要他不起谋反的心思,其实日子还是挺好过的,至少比二哥福全日子过得舒坦。

所以,如今竟然有人在盛京捣鬼,那不是在老虎洞里摸老虎屁股,找死么?

可问题是,如今眼看着入冬,这时候要他去宁古塔,真的不是趁机要他去死么?

常宁一边怀疑人生,一边忙着收拾行礼。

这次因为是秘密出行,所以随扈不能带太多,需要精挑细选,最好挑几个力大如牛,武艺高强,身经百战的高手来保护他的安全,为此,他还特意进了两次宫,缠着康熙给他一些人手。

不是只有九龙时期才有坑哥的弟弟,康熙也有。

最终康熙被缠的没办法,思来想去,最终把御膳房里的嘎昆给喊了来。

嘎昆自从亲妹妹,也就是良贵人带着外甥被掳走后,在御膳房里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不过他力气大,又是八旗包衣,未来显然不会在皇宫里长待,多数是要进军队的,所以膳房总管也没过于为难他。

再加上他力气大,脏活儿累活儿便都叫他去做了。

随着两桶加起来七八斤的奶茶渐渐消化后,嘎昆的力气又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如今切菜墩都能一刀把菜墩给劈了,拎起大铁锅来,也是不在话下,几百斤的牛肉也是扛在肩上就走,这般神异若不是出在包衣世家,而是八旗贵族子弟,想必早就得了重用了。

随着嘎西亥在江南屡屡立功,如今觉禅家虽然还被康熙监视着,但是也基本能够确认,良贵人被掳走之事,觉禅家是当真不知情了。

“奴才给皇上请安,给恭亲王请安。”嘎昆仿佛小熊似的跪在地上。

“起来吧。”

康熙背着身喊了声。

嘎昆这才起了身,垂着脑袋恭敬的站着。

康熙指了指常宁:“从今儿个起,你就跟着恭亲王伺候吧。”

嘎昆虽然疑惑,但圣命不可违,还是想也没想的就跪下来:“是,奴才遵旨。”

康熙也没给嘎昆解释什么,只叫嘎昆回去收拾东西,然后就跟着常宁回了恭亲王府,然后第三天就被带上了前往宁古塔的队伍。

在听到宁古塔三个字的时候,嘎昆心底忍不住的一阵颤抖。

无它……

在不久以前,大嫂回娘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卖身为奴的姑娘家,出于好心给了几文钱,结果那姑娘就塞了一块饼给大嫂,大嫂掰开饼,却没想到里面夹着张字条,上面上书‘宁古塔’三个字。

嘎昆不知这纸条到底是谁传过来的,但是他总有种预感,很可能就是妹妹的手笔。

一别数年,如今的妹妹当真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常宁不曾耽搁的出发。

宁古塔那边的事态却已经有点脱轨了。

事情的起初是从南城采石场被洗劫开始的。

据说在发现石壁三日后的一个深夜,突然冲进来大约三十人左右的人马,他们一个个的武艺高强,兵强马壮,趁着小吏反应不及时,就将南城采石场里三百多号采石工人全都给带走了。

那些采石工人自西城动乱后,便一直很不安分,如今有人来接应,自然是走的迅速。

等巴海立即调兵遣将的追过去,他们的脚印已经被二十四年的第一场大雪给覆盖了,极寒的天气下,便是早有经验的巴海也不敢上山。

只敢看着那大山深处,目光阴鸷至极。

“将军,天越来越冷了,那群人就算上了山,也多是被冻死,或者被狼吃了,绝对活不成的。”

说话的是巴海的幕僚。

他这倒不是胡说,而是有所依据的。

宁古塔年年都有逃跑的犯人,他们无处可去,多是上了山,可山里野兽众多,再加上冬季来的早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