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清穿(二十二)(1 / 3)

正如范婉猜测的那样。

冷秋兰的祖上恐怕也不是无名无姓的人,她能找个七十的丈夫,生下孩子,平安从部族中走出来,就可知她并非是那蠢笨的人,相反,她很有主意,也很有胆魄。

范婉点了头后第二日,冷秋兰就回部族带回了牧仁。

牧仁的腿受了伤,范婉诊断后发现是骨裂。

很疼,但好在没错位。

部族里常年征战,治疗跌打损伤的手法还是很可以的,并不如他父亲所说的,以后做不了骑兵。

范婉诊治后,发现问题不大,牧仁得知自己还能骑马射箭,顿时高兴的不行,对于治疗也配合了许多,之前在部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自暴自弃了。

接下来的几天,冷秋兰每天早出晚归,连家里的羊都顾不得了。

好在达楞是个懂事的,每天负责喂羊,早上把羊赶到牧场去吃草,晚上再赶回羊圈里,做好保暖工作,以防它们被夜晚突如其来的降温给冻死。

最终,冷秋兰带回来了十二个学生。

这些学生清一色的男孩子,一个女孩儿都没有,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家长。

范婉看了后不由眉头微蹙:“怎么没有女孩?”

冷秋兰愣了一下:“姑娘家也能读书的么?”

“自然可以。”范婉话音刚落,就见到这些男孩子,包括送他们来的家长,都是面面相觑,一脸意外。

因为早就知晓夫子是个女子,他们有所准备,所以刚刚看见这个面上长了一大块黑色斑块的夫子时,他们还能绷得住,谁曾想在此时听到这句话而破了功。

“哪有这样的规矩……”其中一个家长不禁喃喃。

“规矩都是人定的,有学习的机会就该抓住才是,读书明理,早些年但凡有点家底子的都叫姑娘们上女学,识得几个字日后也好教育子嗣,打理家务。”

这倒是真的。

虽说如今身份变了,可打心里觉得自家还是以前的耕读之家,哪怕他们不识字也一样。

范婉赶紧趁热打铁:“刚好我也会纺线织布,针黹女红,看账管家,哪怕日后到部族里服侍主子,也能凭借着这些才能,叫主子重视。“

嚯!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教养嬷嬷么?

几个大人的眼神顿时就不对劲了。

又无奈的笑笑:“我也是有女儿的人,知道你们疼孩子,到时候叫我家丫头与你们闺女一道便是。”

这话一出,几个男人反倒放心了。

不就是叫家里的丫头来帮着带孩子嘛,更别说还给教手艺。

这活儿能干。

抱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几个男人也就不抗拒叫家里的丫头过来学习了,不过,他们也不真是那厚脸皮的,既然这位女夫子既愿意教男孩,也愿意教闺女,那他们明儿个就来帮帮忙,建个屋子,好叫孩子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范婉自然是愿意的。

她力气虽然大,但也没想过全靠自己,和这几位处好关系不是坏事。

女孩读书的事,只要长辈点了头,基本上就算是定了,于是这群人又赶紧的骑马回去接孩子去:“那咱们就先走了,明儿个就来帮忙盖房子。”

可见心情之急迫。

这些年他们其实也有些后悔了。

不愿剃掉的头发被剃掉了不说,连子女都给连累了。

范婉自然知道他们的意思,她也不反驳,只笑着点点头。

男人们又和冷秋兰说了几句话,便上马走人了,冷秋兰目送他们离去,回头看看家里这十二个小子,还有他们带来的口粮,忙不迭的带着他们去安置去了。

冷秋兰家里的房子本来就不大,里外共三间,一间是他们两口子住,一间是以前达楞的房间,如今给了范婉和她的三个孩子,这十几个孩子,就只能住在正中间了。

将他们的被褥放好,屋子里就满满当当的,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环境不好,甚至算得上恶劣,但这些孩子竟然一个都没喊苦,而是各个手脚麻利的跟着忙碌了起来。

他们都是认识的,一边铺床一边聊天。

“我阿娘不愿意叫我来,是我祖父发了话,我才能来的。”

“我也是呀,我阿娘说读书无用,说读书人是倒霉人,叫我在家跟着学放羊,说要攒钱给我买十只羊娶媳妇。”

“可别买了,我祖父说了,这几年的气候不好,牧草都不长了,有了羊没有草吃的。”

“我想读书哩。”

年岁最大的张文和突然开口说道:“我要读书,日后去京城考状元,当大官,好将祖父祖母接过去,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乡。”

“可是我阿娘说咱们是当奴才的,考不得试呢。”另一个男孩一脸疑惑的看着这位大哥哥。

“……”

张文和抿嘴,然后倔强的铺床:“那也要学,我考不了,日后我儿子总能考,我孙子总能考,咱们是汉人,得回到自个儿的家乡去。”

这话一出,其他孩子也沉默了。

他们也是从小听着家里人念叨着曾经荣光长大的孩子,谁都不是傻子,心里都有个想要回归故土的心。

“我祖父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