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红楼(二十九)(1 / 6)

林黛玉挥别父亲,泪洒盐运船坞。

她站在窗口,对着渡口的父亲远远眺望,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见,才回头坐下来,只是那眼泪却宛如水龙头似的,怎么都停不下来。

奶娘王嬷嬷心疼坏了,端着红枣茶就劝道:“好姑娘,莫要再哭了,你身子骨弱,如今又是在船上,若是病了,寻医问药都艰难,老爷送你入京,也是为了多几个人疼你,若知道你这般流泪,怕是要心疼坏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林黛玉反倒哭的更厉害了。

她抻着帕子捂着脸:“我也知道父亲送我入京是为我好,只是一想到这一去千里之遥,与父亲两地相隔不知归期,我便……”话音未落,已然泣不成声。

王嬷嬷笨嘴拙舌,也不知该如何劝。

当初太太之所以选她做奶嬷嬷,也正是因为她性子老实,不会掐尖要强,再加上她亲生的已经没了,一心一意的对着姑娘,若太太一直在,她这个性子是最好,不会把姑娘教偏了,可谁能想到,太太是个短命的,就这么去了,这样王嬷嬷的性子就不大行了。

“姑娘怕什么?左右老爷就在扬州待着,又不会到旁处去,你若是想老爷了,直接一封书信寄回来,这盐运的船年年来回个四五趟,姑娘想回来还不简单?”捧着燕窝进门的大丫鬟红袖一进门就瞪了眼王嬷嬷,然后语气轻快的劝道。

林黛玉叹了口气:“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你是老爷唯一的姑娘,老爷疼爱还来不及,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姑娘就是太懂事了。”红袖轻轻的将燕窝放到林黛玉面前的桌子上:“临出门前苏姨娘特意让人给收拾了两斤燕窝,说让姑娘尽管吃,日后月月有新燕窝送过去。”

说着,她伸手轻轻的为林黛玉捏着肩膀:“其实姨娘也舍不得姑娘,只是姨娘知道自己身份,怕碍了姑娘名声,这才忍痛送姑娘上京,她让姑娘且等等,先住个一段时间,她一定想办法让老爷把姑娘接回去,姨娘说了,松哥儿还等着姑娘启蒙呢。”

红袖是苏宝珠的人,所以话里话外说着苏宝珠的好话。

“姨娘有心了,只是我怕父亲不同意。”

“这些姑娘不必管,总归是苏姨娘的事,姑娘呀只管养好了身子,就当去亲戚家做客就是了,再说姑娘自出生起也不曾见过外祖母,如今过去就当替太太尽孝了。”说着,红袖端起燕窝,温言轻哄着让林黛玉用了下去。

温暖的燕窝下了肚,林黛玉的悲伤也消散了些。

船坞摇摇晃晃,王嬷嬷抱着林黛玉哄着她睡觉,待睡熟了才和红袖说道:“你这丫头,牙尖嘴利的,那苏姨娘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般在姑娘面前说好话。”

“我牙尖嘴利怎么了?要不是我姑娘如今还哭着呢,也就是姨娘想的周到,不然就你和雪雁两个三棍子打不出闷屁的性子,姑娘到那还不得被欺负死?”红袖眼睛一瞪,叉着腰一步都不让。

“那是姑娘的外祖家,怎么会欺负姑娘?”王嬷嬷气的胸口不停起伏,说起话来却仿佛舌头打了结。

红袖双臂环胸,翻了个白眼不屑道:“人家那样的府邸,光家里的下人都数百人,光主子们对姑娘好有什么用?但凡下头的不上心,使一点子绊子都够姑娘喝一壶的了,难不成日日去告状?就你们两个闷嘴葫芦,说不得最后还得姑娘来为你们出头。”

说着,她肩膀猛地撞了一下王嬷嬷:“起开,别以为自己奶了姑娘就拿自己当主子看了,我告诉你,在我这没这个理儿,你好好的伺候姑娘日后我还尊称你一声王妈妈,要是让我知道你在背后撺掇姑娘一些有的没的,你看我敢不敢拿捏你。”

王嬷嬷气的眼睛都红了,可她也是真的不会说话,坐在床边对着林黛玉就抹起了眼泪。

而红袖则是出了房门,去隔壁的屋子里坐着。

船坞并不隔音,隔壁的话雪雁老早就听见了,她连忙上来给红袖倒茶:“姐姐别气了,快喝口水吧。”

“你这丫头倒是个好的。”

红袖接过茶碗,上下打量了一番雪雁,才十岁的小丫头,满身稚气,眼神虽然忐忑,却还是敢直视她,显然不像王嬷嬷那样是真的没用,还可以教。

“再过些时日就到京城了,王嬷嬷那个老货心思浅,以为世上各个都是好人,咱们俩日日陪着姑娘,仔细紧着神儿,别让王嬷嬷把姑娘教坏了。”红袖提点一句。

雪雁立刻心领神会:“红袖姐姐千万提点着我。”

红袖满意的勾了勾唇:“只要你听话就行,咱们是去做客的,又不是恶客,只要不让姑娘受欺负就行,不必太过掐尖要强。”

雪雁也是聪明,知道王嬷嬷靠不住,红袖强势,立刻改换墙头,投靠了红袖。

林黛玉一觉醒来,舒服许多,再看窗外,只看见碧波微浪,轻舟摇曳,远远望去,岸边渔村成了微小的缩影,她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中烦闷也消散许多。

红袖又端来了午膳,这一次林黛玉配合很多,很快就用完了。

到了下午,林黛玉看了会儿书,红袖就进来了,小声说道:“姑娘,船家的刘妈妈求见姑娘。”

“可是有什么事?”林黛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