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晋北关三将在(1 / 3)

第664章 晋北关三将在

北地边军,

依旧是苦寒之地,不少士兵穿着破旧的衣甲,站在城墙上瑟瑟发抖,不少人脸庞因寒冷而发紫,嘴唇干裂,流着血,只有那些在后方帐篷里休息的骑兵,才穿的像样一些,可也是明显破损的战甲。

晋北关上,寒风凛冽。

远方的山峦如画卷般展开,苍白的雾霭轻盈地飘荡,在这苍茫的原野上,关内贫瘠的土地上,孤寂的村庄暗淡无光,只有几户人家依稀可见。

关外,远处荒原的风沙掀动起来,一股阴寒立即弥漫在这片关隘上,树枝纤细如玉,枝叶如龙,在远处的群山之上,夹杂着风,瑟瑟作响。

阳光照耀,如同散开的神秘符号,烘托出了这片草原的神秘色彩,天边一眼望不到尽头,只有朦胧的暮色和寂静的边关。

晋北关主将,乃是修国公嫡孙侯孝廉,阴沉着脸,看着远方,不少湖人的游骑兵,已经在关外游荡了近乎一个月之久,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柳芳,咱们的人回来了没有?”

身后不远处,同样是阴沉着脸的柳芳也在向外眺望,果真见到不少游骑兵在关外监视,一改常态,

“还没有回来,已经是第四批了,回不来说明他们就没机会回来了,石光珠,你说说,且提侯和那些大部落都已经撤离了,怎么偏偏就把最精锐的鹰师两万骑兵全留下来,这是何意?”

柳芳也是派心腹沿着关内的山峦,百里内探查,皆无任何突防的可能,因为几位守城的主将,也在一起商议过,是否东胡人找到了暗道之类的,显然一个月了,双方都没有动静,更没有攻城的意思,

要知道,两万骑兵需要配至少一万人的奴仆在此供给,消耗极大不说,又不能攻打关隘,如何能在此丢留那么长时间。

“柳芳,侯孝廉,会不会且提侯借此机会迷惑我们,他们在背后休整,找个合适的机会再来强攻晋北关,就像年后的时候发起突袭?”

侯孝廉眼神一亮,顿时来了兴趣,话说这样虽然是最稳妥的,但也是最被动的,只能干看着,忽然开口问道;

“那你另一个法子是什么?反其道而行?”

站在前头的柳芳也见怪不怪,心中倒也有了打算,也回身在二人身边挨着坐了下来,想了想,商量着;

赶紧把水囊堵上口,收了起来。

怒气冲冲,显然是替自己委屈,

柳芳也随之摇了摇头,要是能要,但是能不能要到就难说了,索性回了一句;

“话虽如此,能要到什么就两说了,既然上奏,直接再给兵部说一声,军服被褥什么的,是该补充一些,咱们也要要,至于其他的。”

说完,走到城头的阁楼台阶上,一屁股就坐倒在地,叹了一口气,接着又道;

只有石光珠从腰间拿出水囊,往嘴中灌了一口酒,笑呵呵的看着二人,心思都是用在这事上面了,难怪让贾琏耻笑过,

现在边军什么都缺,不说粮饷,还有盔甲兵刃,就他娘的,弟兄们所穿的衣物用品,都缺,有些儿郎所以穿的衣物,仅仅有一套,

冷笑道;

“你看看,还生气了,不走就不走,朝廷给了饷银和粮草还不开心,我看柳兄是飘了,至于外面的事,不管右贤王他有什么想法,咱们不动,他再动也是白费力气,有这功夫,还不如让侯兄想法子招待我们,吃个一年半载再走,”

“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既然且提侯有了想法,咱们有两个路子走,一个就是编练援军,把守关口的边军全部撤下来休整,让弟兄们缓口气,

话音还未落,还想再喝一口的时候,

手上的水囊就被石光珠抢了回来,然后拿在耳边晃了晃,里面水花声那么大,显然给喝了不少,脸色顿时难看,埋怨道;

侯孝廉现在最焦急的就是粮草和饷银的补给,以往每年都是半饷,也就今岁,竟然发了全饷,总归是给弟兄们有個交代,可是边军清苦是出了名的,要不是各个国公府在边关做些生意补贴,哪里还能维持那么庞大的兵马,

也就是关外一战,送出去不少人,但也是减轻了各郡兵马的负担,让他们这些国公府,缓了口气,现在,最主要是朝廷怎么想,陛下怎么想,兵部那些人,简直就是废物,犹豫不决,粮饷不齐。

“这还是玩笑话,咱们边军穷,什么都缺,既然让咱们呆在这,那就联名上奏,什么都要,弟兄们连个换洗的衣衫都没有,还怎么打仗!”

“也不是不可能,东胡人年后的突袭,虽说没死多少精锐,但是仆从军也死了不少人,且提侯一无所获,定然不安心,斥候没有回来,就是被他们绞杀了,草原上的情况咱们一无所知啊,再去人,也不过白白送死,”

脾气最不好的柳芳在那骂骂咧咧,说是编练,等练好了,朝廷一纸空文,又把兵调走,这不是白费力气吗,整整十万人可不是小数目,朝廷不问就不问了,这些人马,兵部早就盯上了,还有那些饷银,可是个香馍馍,谁都想要咬上一口。

石光珠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尤其是关外那些游骑兵,不仅仅是监视关上,还有一点,派出去的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