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2 / 4)

仲仁:“……”穿便服在苏家附近小铺子里办公,好像哪里看起来都不太对啊!你不会还和苏小姐每天晚上到这种地方幽会吧?

崔仲仁心中有一万句话想要讲,终究还是憋住坐到位置上。

他对太子的话感兴趣。

他是真想不通太子在想点什么。

商景明是不希望这辈子和上辈子,在一些好的事上出差错。这辈子苏千轶失忆,到时要是能没帮上崔仲仁,影响的不仅是走商的事,还有万千百姓。

尔东在磨墨,商景明翻找出一本自己近来写的东西,送到崔仲仁面前:“你和苏千轶认识。她现在什么都记不得,当然也对崔大人不熟悉。千轶娘亲柳夫人是江南柳氏。苏大人家中藏书众多。千轶因此对各驿站商路都颇为熟悉。等她想起来后,你可以问问她,如何做这事。”

“什么事?”崔仲仁没听明白,低下头接过太子递过来的东西。

页面空白,里面翻开字密密麻麻。上面写满了无数关于边塞周边行商的情况、周边几大国包括部落需要的茶叶、布匹、粮食,以及周边可以送往江南和京城的贡品商品。

除此之外,崔仲仁快速翻看着,书册后面赫然是一些地方的地势地貌。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草木难生。

草木难生代表着什么?崔仲仁几乎是心头猛跳。是矿。或许是炭,或许是银,或许,是金!不管是哪一种,都将给朝廷,给天下带来巨大收益。

崔仲仁抬眸望向太子:“为什么是我?”

朝堂有用之人千千万,太子麾下才人辈出,更不会少人。若是想要有经验的走商,给足钱财即可,全然不需要考虑他。

若是想要信得过的人,不论谁都比他初入朝堂的崔仲仁值得信任。他攥紧册子,知道他一旦接受,其后的路便是无法回头,迥然不同的路。

商景明闻言,稍出神。他回过神来,低头遮去眼里的情绪:“这就关乎另一件事。”

崔仲仁洗耳恭听。

旁边的尔东恨不得不听这一段,慢吞吞往边上挪,替两位去泡茶。

商景明语气平淡:“千轶失忆了,却记得崔大人。”

崔仲仁后背开始渗冷汗,脸上的神情发虚。这,莫非苏小姐看到那些信了?他可以解释的,真的。

商景明:“我前些日子看她,没自报姓名。阴差阳错,她将我当成了崔大人。”

崔仲仁:“……”这里面问题有些多。所谓看苏小姐,大抵是在晚上看望。如今天太子的目的一样。

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为什么堂堂太子爷天天不睡觉,宵禁时期在宫门外乱跑,还是该说堂堂太子大半夜夜探臣子宅院。

一个荒谬已经不能描述了。

崔仲仁此时深刻理解到上面那位的震怒。若是锦衣卫知道这一切,还汇报给了上面那位,怕是又是一阵怒骂。皇后必然劝不住,万一苏大人跟着发怒,这事没法了结。

然而作为文人,他又已经满脑子全是诗词歌赋。

冒完诗词歌赋,他又想起那些个信件。太子瞧着好像是不知道那些信件。又可能是他知道,但是装作不知道,以此作为一种“要挟”。

无论如何,目的明确,也确实是给了他选择的余地。

“崔大人不用急。走商的事情半年为限。”商景明给了崔仲仁充分的时间,“东宫随时恭候。”

崔仲仁点了头,就听面前太子说着:“今天主要还是希望崔大人和千轶见见面。至少让人知道,我不是崔大人。”

崔仲仁:“……”让臣子去夜访别人,哪里都是问题!太子如何能如此割裂,一边谈正事,一边谈这种违法犯忌事?

崔仲仁发虚:“殿下,不如明天我交个拜帖?又或者殿下拜见时,我在边上露个脸。这样苏小姐绝对不会认错人。”

商景明:“来得太勤快,不少大臣参我的本子会骤增。再者是,近来苏宅拜访的人太多。而苏大人未必乐意让我见千轶。若是你交拜帖,更见不了。”苏漠肯定也提交了拜帖,按理来说,苏明达可以让苏千轶见人,但柳氏柳夫人未必同意。

上门就见,显得女眷不矜持。

崔仲仁:“那太子今晚自己去,直说?”

商景明:“在第三次见面才澄清?”

崔仲仁和商景明互相对视,片刻之后,崔仲仁心有戚戚:“我再考虑考虑。”他这辈子没干过这么离谱的事。

要不是太子先给他了走商这份大礼,他一定拍案而起,指着太子鼻子骂。

苏千轶怎么都没料到,距她一条街的商铺被太子买下,成了太子大晚上办公之处。她即便没失忆,也料不到太子不仅自己翻墙,还要带着崔大人翻她的墙头。

她身体好转大半,如今能陆续见人,便翻找起可以穿的衣服。

穿衣的习惯,常常能展露人的性格。有些人雅致,有些人俏皮,有些人洒脱。她两个好友穿衣习惯相差甚远。徐祖月喜裙,穿着落落大方。郭妙华喜裤,穿着方便快捷。苏楚瑶的穿衣打扮则骄奢,多是她娘亲帮着打扮。

这些不同的穿搭让她免不了看看自己有什么衣服。

她每天穿的衣服,都由春喜帮忙挑选,到现在不清楚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