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进军兖州(2 / 3)

户啊。”郭嘉悠悠道:“对方显然不想简单从了袁绍,悄悄派来了人备了厚礼要来见主公。”

冀州多富庶之家,甄家就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不但是首屈一指的富商,家中还有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

燕绥单手托腮:“说说甄家的情况吧。”

郭嘉将甄家的情报呈上,燕绥一目十行的看完了。

“让人收集天下十三州各地的豪族的情报,果然会带来各种惊喜。”燕绥合上本子,感觉自己可以将情报机构更加专业化,来个明代锦衣卫的雏形。

这个甄家,就是历史上甄宓出生的家庭。

燕绥微微一笑:“这个甄宓,是为官的好苗子。”

情报上记载了一件事情,在袁绍和韩馥交手的时候,百姓们为了逃亡和

糊口纷纷卖掉家里之前的东西,甄家趁机收购了许多金银古玩。甄宓却劝父亲和叔父们说:

“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

“她说服了全家人将家里的粮食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虽说分出去可能连一半都不到,但声称是全部,并带头节俭……”郭嘉道:“

甄家很有钱,但是有些来路不正,在这时候囤积居奇是很危险的。”

“她的思路很对,若是甄家不断用谷物换取金银珠宝,早晚会被红了眼的人盯上。不管是贼寇抢走还是被强行征收,都不如自己主动分发给乡邻,这样名声和家财反而最大程度的保全。”

燕绥问:“那我猜,袁绍想要联姻的对象,便是这个十五岁的姑娘了?”

“是,甄家商铺遍布冀州各郡县,其财富和影响力都难以估量,我想主公也不想看到袁绍得到这样的助力吧。”郭嘉笑吟吟道:“大多数商人总需要多边下注的安全感,我想甄家也不想在形势不明朗的时候和袁家绑定,不如我们抛出点友好信号。”

此时袁绍正怒道:“这老狐狸居然说舍不得女儿,说甄宓年纪还不算大,暂时没有出嫁的打算,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荀攸道:“主公莫要心急,容我去劝上一劝,他总不至于倾向公孙瓒。”

和甄家联姻,相当于和冀州的高门士族拉上了关系,有助于自己在冀州的统治。袁绍士族出身,深谙其中利害关系,当然不会一进入冀州就将地头蛇给得罪了。

“公孙瓒以下弑上,这样的人谁敢和他结为亲家?”袁绍哼了一声:“我就不信甄家老狐狸有更好的联姻对象。”

总不至于是那声称修行,从不肯结姻亲的燕绥。

甄家也是十分惆怅,家主甄逸一点都不想把自家绑在袁绍这艘船上,指着自己的兄弟和管家说:

“你们都去过豫州,深知豫州实力之雄厚,如今豫州刺史燕绥坐拥四州之地,其扩张速度堪称疾如闪电,若是我们和袁绍皆为亲家,他日袁绍兵败,我们一家都不会有好下场。”

“可如今袁绍坐拥一半冀州和河内郡,又得到天下英豪的声援,势力浩大,也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拒绝的人呐。”

最主要的是他们甄家在袁绍的地盘上,想跑都跑不掉。

“若只是联姻也罢,关键是对方狼子野心,摆明了想要吞并甄家。”甄逸的儿子甄俨愁眉不展:“我们和豫州商路紧密,他是想通过我们,从豫州买盐铁。”

豫州的雪花盐广销天下十三州,但对铁器却看得很紧,不会轻易卖给外州人。本地人倒是能通过在官府登记得到的身份证明,采买镰刀、锄头等铁器。豫州连这样的铁器都很锋利,让其他州郡垂涎。

“为今之计,只能尽量拖延了。”甄逸看向自己的女儿甄宓:“只是要委屈女儿吃点苦

头了。”

“父亲的意思是?”

“我想先送你去道观,名曰为你母祈福。”

甄母解其意:“那我也不出去了,好好装病。”

“母亲说病就病的话,反而太过刻意,”甄宓看向父亲,眼睛里充满了期许:“父亲,不如让我跟着商队去颍川求学吧,我想去跟着蔡夫子学习。”

“我们上次不是说过么,你现在的年纪,已经有些晚了。”甄逸摇了摇头。

“可是这是让袁氏找不到我的最好法子啊!”甄宓强调说:“就算去道观也拖延不了多少时间,不如让我跟着商队出去历练。”

“你这么大了,男女同院终究不妥。”甄逸有些动摇,但还是坚持反对:“再说我看报纸上,男宿舍那么多,女宿舍才寥寥几栋,可见女学生是少数,为父不放心。”若真弄出什么男女私奔的事情来,可如何是好。

“父亲,我想和姐姐一起去。”甄俨连忙说:“我们可以互相照应啊。”

甄宓也接话说:“父亲,我保证去读书后绝对不思男女之事,我愿意对天发毒誓。”

“良人,你要是不放心,那让芙妹跟着商队同他们去好了。”甄逸的正妻巴不得将甄宓、甄俨和他们的小妾母亲扫地出门,最好是永远不回来,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