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众人开会(2 / 4)

少少年人都摩拳擦掌,准备上官场了。再者,人是很难长时间团结的。不论有多么铁板一块,也有薄弱之处。”

只不过少年人们阅历还是太少,容易被人欺瞒。但起码,在规章制度下,公事公办、处理文书是没有问题的。

荀彧问:“薄弱之处,奉孝指的是?”

“江东大族在听闻了颍川文理学院和武学院的大名后,可是纷纷将儿女送来学习。”郭嘉挑眉:“若是任命他们的儿女,这些大族焉能反对?”

“就是这些年轻人,难以肩负重任。”田丰摇头,像周瑜这样成熟的少年郎君毕竟是凤毛麟角:

“而且,他们在学院求学时间尚短,接受的熏陶可能不比在家乡多年,我担心任命他们后会同家里沆瀣一气,反而对我们豫州政权不

利。”

“别担心,我们只是立几个风向标,扬州的大局我想调可靠人选前往主持。”燕绥问:“大家有举荐的人选了么?”

她含笑补充道:“当然,毛遂自荐也是可以的。”

荀彧问:“奉孝,你觉得呢?”

郭嘉懒洋洋的托腮,唇角勾起一抹笑容:“谁愿意接手我在豫州的事务,我当然可以去。”

那还是算了……众人自己手上的事情还要经常加班加点,要是再承接郭嘉那一堆的杂事,还要去繁就简汇报给主公听,众人就觉得压力有点大。

众人将目光投向郭嘉身旁的戏志才。

戏志才连连摆手,一副害怕引火上身的模样:“鄙人沉迷工坊好多时日了!官场已经不熟悉了呢!”

田丰笑道:“志才炼铁炼钢炼琉璃真的很投入啊,我听说销往天下其他州郡的琉璃,其收入已经快到颍川纸的三分之一了。”

颍川纸是薄利多销,造福于民。琉璃则是高溢价产品了,一个百人的工坊,能够带来这么多的收入,众人也是没想到的。

“可别说,我看颍川大族都在比拼谁拥有的琉璃窗户多。”

琉璃透光度不及现在的玻璃,但外表光鲜亮丽,俨然是财富的象征了。

戏志才摊手:“我们还在搞纺织□□,改良纺纱机呢,下个月还要做棉衣,我要是走了,将士们过年的礼物进度可不能保证了哦。”

诸葛亮连连点头:“我们正在弄轧棉机,滤掉棉籽。”

今年棉花是第一茬收割,众人有些不明所以:“这是什么?”

“棉花就是白叠子,之前在洛阳皇宫里算是一种观赏花,从西域传过来的。”在戏志才的事宜下,诸葛亮一本正经地科普了起来:

“今年主公用从蓬莱带来的种子,种植了大量的棉花。棉花得剥籽,才能得到松散的棉绒,将棉绒填到衣裳和被子里头,那暖和程度不亚于上等的皮毛。”

“居然有这么好的东西?”

“打猎捕皮毛都是凭借运气,若棉花能够大量生产,众人便能安然过冬了啊。”

“不过,白叠子这么贵重的花品,真能如同果蔬一样高产么?”

诸葛亮继续解释:“棉花喜光喜热,在老农们的精心侍弄下,吐絮还不错。今年初步估计,这些棉絮能够做上千件冬衣。”

“上千件啊,已经不少了。”众人笑道:“我记得去年主公让志才收集鸭绒和鹅绒做出来的羽绒服,

好像也才十几件。”

戏志才说:“今年有大规模养殖鸭子,收集到的羽绒不少。”

“只要大家不嫌弃鸭绒的味道,今年都能穿上羽绒服。”说着,燕绥对郭嘉挑了挑眉。

戏志才捅了捅郭嘉和荀彧:“我是没有闻到什么味道,就是不知道左右两位挑剔不?”

郭嘉皱了皱鼻子,嗅觉灵敏的他去年就拒绝了:“那味道真是敬谢不敏,我还是奢求主公赐予一件棉衣吧。”

荀彧将话题转了

回来:“元皓、季谋兄也有重任在身,若要举荐……”

法正眨巴着大眼睛焦急地看着荀彧,就差说选我选我了。

“不如我们投票吧,”燕绥灵机一动:“大家将自己举荐的人写在小纸条上,我们来个不记名投票。”

选出来的人有诸葛玄、荀彧和法正。当然,法正这两票是他自己和庞统投的。

看法正跃跃欲试的小模样,燕绥也想让他去练一下身手。法正擅长奇谋,配上荀彧在旁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她故意说:“法正,若是没有破敌的思路,可不能去哦。”

法正积极举手道:“主公,我有!”

众人笑道:“咦,这么快就有思路了?”

戏志才调笑道:“看来再不让他说话,他都要憋死了。”

“到黑板前来说说。”燕绥抬手将自己脚底下的小黑板拿了上来,倚靠在了高桌上。同时,递给了法正一支粉笔。

此时,冀州。

沮授受到一州之主重用,在天下陷入战乱之时,基本上是文人出仕巅峰的他当然不同意韩馥让冀州,也是他率先提出停止给袁绍供给军粮的建议。

在公孙瓒和袁绍联合,亲自带着大军兵临城下后,非常有军事才华的沮授简直是冀州的主心骨。在主帅韩馥担惊受怕的时候,他率先请战,积极带兵抵抗公孙瓒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