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公园弹琴(2 / 3)

,他对着俩兄弟也没什么好感,活该袁术被关押在云梦田庄深处。

周瑜揣测道:“莫非您是先生的那位至交好友,负责报纸的戏主编?”

在报纸上看过戏志才的介绍,周瑜记得上面写过戏志才更喜欢别人称呼他为主编和董事长,于是便用了这个拗口的称呼。

“正是。”戏志才笑道:“百闻不如一见,周郎真是一表人才啊。”

周瑜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您过赞了,瑜年少不知轻重,叨扰两位了。”

庐州周家也是大户人家,所以戏志才说久仰大名也很正常。周瑜的祖父和叔父都曾担任过太尉,父亲担任过洛阳令。不过祖父和叔父都退下来了,父亲也在党锢之祸中被免去了官职。

但其影

响力在江东士族中仍然较高。

毕竟太尉可是五官中的最高官职,同文官中最高太师平级。

秦汉时太尉秩禄万石,金印紫绶,后世为正一品。而且比起曹操父亲曹嵩依靠买官升迁为太尉,且仅仅为期一年,周瑜家的太尉要货真价实多了。本事在那,而且官期也长,在位时江东士族前去拜访的人络绎不绝,都想成为周家门生出仕。

戏志才继续问:“我记得使君老早之前就给你发了求贤令,怎么不带着凭证直接来找使君,反而要参加考试呢?”

“这说来话长,先前中原动乱,家中长辈多有顾虑。”周瑜解释说:“至于参加考试——我想尝试一下。”

“是担心年纪轻轻没参加考试,被人质疑吗?”戏志才笑道:“别担心,使君就没看走眼过。”而且就算成为官员,日后还是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在颍川郡当官,谁都别想躺平,谁都别想脱离时事和实际。

“考试也好,这样更能让人知道真才实学。”郭嘉摇了摇扇子,他也喜欢考试,不但写得痛快,还能享受下碾压别人的乐趣。

可惜这次周瑜被程昱艳压了。

正说着,忽然远处传来了高亢的歌声。戏志才一愣:“这是什么声音?”

郭嘉道:“估计是华佗背着录音机在教大家跳广场舞呢。”

戏志才奇道:“录音机是什么?”

郭嘉略带点嫌弃地说:“有点像大喇叭放歌,声音比音乐盒大多了,不过那曲子是一言难尽。”

“我们去看看。”戏志才疑惑道:“怎么回事,咋人人都有音乐盒了?”什么鬼啊,这不是稀少的神器吗!

周瑜也暗暗揣测:音乐盒是常见的东西吗?

正处理公务的燕绥:“阿嚏!”她揉了揉鼻子,抱怨道:“不会有人在念叨我吧,怎么连续打了两个喷嚏?”

气大财粗的她用着从系统里买来的柔软纸巾擦了擦:“积分有N位数的感觉真好啊!”希望今天再卖出去一件玉器,她要给华佗和张仲景买台显微镜做医疗研究。

这时,下属呈上来这批次的考试成绩,看着里面熟悉的名字,燕绥奇道:有求贤令不用,竟然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阳城考试?有点意思。

莫非是自己宣传考试的思想深入人心了?

为了不给日后拉帮结派和结党营私留下隐患,燕绥从一开始就由自己主导人才的选拔。现在人才通道有两种,一种是特殊人才引进,持有她亲自发放的“招贤令”来的人才,将由自己带领幕僚们面试,亲自安排岗位。

另外一种,则类似于公务员选拔了,需要预试、笔试和面试。其中预试是为了防止浪费考官和阅卷官精力和资源设置的,类似于视力检查表。所有要参加考试的学子要在考场默写两篇指定的孔孟文章,三处以上错误者淘汰。

面试一般由燕绥亲自主持,如果她实在脱不开身,一般就交由多名面试官进行群策,免得让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

至于为官后,那摸底考试更是

经常的了。

摸底考试不会末位淘汰,燕绥旨在提醒他们不能尸位素餐,而且暗示所有人他们在官场的地位并不是讨好或者依附某个人就能稳固的,起决定因素的还是自己能力。

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出类拔萃的人选不但获得庄主赐予的奖品,锦绣文章还会被印刷和刊登出来,大大出一番风头。

“既然他们这么选择,那就不用走特殊人才引进了,按照正常的应聘流程走。”燕绥吩咐了下去。

不过,对于程昱和周瑜职位的安排,他得好好考虑一下。

程昱是个吏治和军事都没有短板的能人,既能团结百姓,也敢在必要时候下狠手,正在攻占中的荆州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周瑜毕竟是大家出身,不如先留在颍川郡,潜移默化一番。引导着周瑜思索人生的意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毕竟这一时期百姓,受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习惯于尊崇天子和世家,迷信菩萨鬼怪。想要让百姓反对地主和豪强,让他们从思想上站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燕绥现在很欠缺能够带领大家思想进步的人。

成年人的思想已经定型,但少年人的潜力是无穷尽。

想着这个,燕绥更有动力誊写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章了。等誊写完,她要秘密印刷投放一批给少年人。

豫州的改变,让有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