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逐鹿中原(2 / 3)

头。”

毕竟阳城县那些庶务,戏志才很快就能处理完了,占用他时间大头的,还是各个工坊和田庄的事务。

比起诸葛亮的迫切发明蒸汽机,燕绥反而是不急不躁的一个。

毕竟这可是跨度了一千五百多年,远远领先时代的科技。不能造出来的话,就当做为时代进步奠定基础了,她很看得开。

行至半路,他们在驿站休息。驿馆的饭菜就是普通的蒸菜、麦饭和一些咸肉。胃口被魏厨娘花式投喂的燕绥叹道:“由奢入俭难啊。”

一边说着,一边用今天刚增长的积分换了瓶老干妈。随着辖地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高,获得的土著居民的好感度愈发多了起来。

所以燕绥才肆无忌惮地花费着积分。

郭嘉习以为常地拿了碟子,把牛肉末豆豉油

() 辣椒倒在里面,直接拌饭吃。

“小诸葛可能会觉得有点辣,稍微蘸一点。”燕绥给典韦拨了不少,典韦饭量大,简直能顶三个郭嘉。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似乎在看燕绥到底是怎么从袖子里掏出来这么大一个瓶子的。

他心下暗道:大

家都说府君有凭空取物之能,难道是真的不成?

“怎么小诸葛眼睛瞪得圆溜溜的,也不吃饭了?”郭嘉戏谑道:“要不庄主再取一瓶,这次能看清楚一点哦。”

诸葛亮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刚才看府君袖子不似沉甸甸的,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一个瓶子。”

典韦心直口快道:“非也,这是庄主的独家秘技,凭空取物之能。”

燕绥:……

她还想着在小发明家面前树立科学发展观呢,所以才把东西兑换了放在袖子里拿出来的。

这下诸葛亮扬起脸,眸子亮晶晶的:“亮听说府君是仙道出身,是不是会许多术法啊?”

燕绥只得道:“的确略习得一些。”

“不知道亮有没有机缘,能够跟随府君学习术法?”诸葛亮诚恳拱手:“实不相瞒,易经八卦我已经倒背如流了。”

燕绥:……

差点忘记了,诸葛亮可是会奇门遁甲之术的,在这方面的造诣天赋绝对不容小觑,晦涩的易经都学得这么溜。

但她哪会儿什么法术,不过是凭借系统罢了。真要讲《易经》和《道德经》还不及郭嘉一半呢。但贸然拒绝诸葛亮,怕是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心。

毕竟越是天才,自尊心越高啊。

她看向郭嘉,郭嘉却托着腮笑吟吟看着她。

燕绥开始用眼神发射求救信号,郭嘉这才施施然开口道:

“庄主所学之道,需要吸纳天地之灵气,然而如今是末法时代,已无灵气支撑另外一人休习仙道了。”

燕绥不由给郭嘉比了个大拇指:一看就是把小说看完还融会贯通的人。

诸葛亮有些失落,但仍不失礼节地谢过燕绥和郭嘉。

小诸葛不是纠缠的人,燕绥松了一口气:“来,多吃点,接下来我们就不休息了,等到了田庄,志才肯定已经备好了酒菜。”

戏志才不但让厨娘做了小炒鸡和红烧猪耳、酱鸭,还准备了上好的甘蔗酒。诸葛亮没到饮酒的年纪,他还贴心地准备了红糖水。

郭嘉摇着扇子看着许久不见的友人,笑吟吟道:“这些时日没见,志才风采依旧啊。”

戏志才毫不客气:“你这埋汰谁呢?”

诸葛亮也打量着戏志才,这位传说中的大才子有些不修边幅。在早春的天气就挽着袖子,衣领上甚至还沾着乌黑的碳粉。

“志才真是辛苦了。”燕绥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看志才的发际线都上移了。话说戏志才他爹好像是秃顶来着,志才不会也有这种风险吧。

“庄主赶路也辛苦了,我已经让人烧好了热汤。”

“对了,陈宫

有飞鸽传书回来吗?”其实燕绥此次回来,不单是为了见马钧,还打算配合陈宫,若是需要,则去洛阳找董卓一行人哭诉一番。

“暂时还没有,我一会儿传书给他,和他说庄主已经在田庄了。”

“行,眼下豫州刺史的兵马已经在路上了,再过十日就能抵达阳翟。”燕绥道:“是时候了。”

因为有诸葛亮在,他们就没展开细聊,而且赶了一天路,身子酸痛,用过饭,燕绥就直接回了山寨。

燕绥许久不回来,正要回到房间里好好整理一番。郭嘉回自己家中,戏志才带着诸葛亮住自己新居。反正他那房子宽敞,多几人都住得下。

而且,回去的路上戏志才就迫不及待问起了诸葛亮对蒸汽机模型的看法。

诸葛亮也真好要与人相商零件的冶炼法,以及有哪些难题无法攻克,两人虽然年纪差了十岁,聊得却很投机。

戏志才还给诸葛亮看了缝纫机,叹道:“这是庄主所赏的技巧之物,可惜我研究这些时日,都没法仿造出来,连低劣版本都没有成功。”

诸葛亮试着缝纫了一番,又和戏志才一起拿着油灯看其构造,叹道:

“能造出这样器具的人真是天才啊,以前总觉得自己聪明绝顶,自从和府君认识,才知道原来我一直在坐井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