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热闹过年(2 / 3)

的止血膏。

“成了,让人好好休息,睡醒后先不要动。”接过学徒递过来的手帕,华佗满意地审视了下自己的成果:

有庄主赐予的利器在,不论是切割还是缝合,都比之前的创面小得多,动作也能更顺畅了。

荀彧留意到:华佗的身旁有好几个学徒,目不转睛地看着,还有的人边看边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华佗方才的动作。

“庄主是如何说服元化将医术精华展示给别人的?”他心下暗暗纳罕。

工匠普遍担忧“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即使是亲眷,还讲究留一手,在临死之际才传给他人。这种师承家传的特点,使得稍有意外,秘方就会失传。

“大概是庄主无私分享秘方,让元化也受到感染了吧。”站在他

身旁的戏志才小声道:“据说,庄主给了元化一年带三百个学徒的指标。”

荀彧一惊:“这也太多了吧!”

两人说话时,燕绥已经上前和华佗交谈起来。

“没想到来看病的人这么多

,这病房挤得满当当的,元化怎么也没和我说扩大下店面?”

“庄主为医馆已经耗费颇多,这样规模的住院和问诊处,在天下十三州也寻不出来几个,老夫实在不好意思再让您费心啊。”

燕绥心道这才哪到哪儿哟,后世最大的医院都有阳城县城般大,容纳的人和县城人口差不多。

“我看有间病房收治了十二个人,太拥挤了,这样不但不利于病患养病,还会让风寒等疾病在病人间传播。”燕绥道:

“我让奉孝再买医馆后头的几栋房子给你,到时候直接打通,都作为病房,这样晚上也能留一家属陪护。”

“庄主这般支持,老夫非肝脑涂地,无以为报啊。”华佗颇为动容。

燕绥笑道:“在救困扶危方面,咱们可是肝胆与共的好伙伴,元化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我虽然不在阳城,但你只要写信给我,我都会考虑的。”未来,还指望着华佗当医学院的校长呢。

将医馆的事情安排好,燕绥便携谋士和护卫们出发了。这次不着急赶路,没必要在驿站换马,可以不紧不慢骑着马匹赶路,顺带考察沿路村民的生活情况,马车则驮着物资缀在队伍的后头。

没想到燕绥这一走,阳城的百姓竟然都主动出城,守在城外的官道上。

典韦为自家庄主感到骄傲,百姓相送,可见对庄主政绩的认可:“庄主,百姓都是来送别的。”

只见队伍蜿蜒如长龙,人声鼎沸。有的城民还带了自制的蒸饼和酱菜,一定要塞到马车之上。

一罐酱菜,在这个年代可能是一个家庭用攒下的余钱好不容易买盐腌制的。饶是习惯了被人表达谢意的燕绥,也再次被这赤诚之意打动。

不少百姓追在车马的后面,随着燕绥一起向前走。

燕绥不忍心他们多走路,打开了扬声器,高声道:“多谢诸位的美意,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天寒地冻,请大家都回去吧。”

许多百姓听话地停住了,但都站在原地抹眼泪。

燕绥无奈,下马来到百姓面前,她拿出了上次奇珍拍卖会的气球和彩带。将气球交予小孩子们的手里,循循善诱道:“来,吹气——”

等五颜六色的气球吹起来,典韦等人便上前帮忙用彩带将气球系好。

“哇,好神奇好好看啊!”小孩子们得到了漂亮又新颖的礼物,都开心得不得了。

燕绥笑道:“等气球变回原样的时候,我便回来了。”

告别了一城百姓,他们继续赶路。并没有纵马,因为马匹虽然短途爆发力突出,但随着距离的增长,速度会持续下降,若是一直扬鞭赶路,对马匹的消耗是巨大的。

至于小说里面写到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的好马,除了吕

布的那匹赤兔宝马,燕绥穿越这么久,还从没见到过,也不知道是否真是存在着。

燕绥到了阳翟,立即任命司马朗、荀彧、钟繇、田丰等人为从事,辅佐处理郡中事务。

一郡太守,对郡中府邸的官吏有绝对控制权,因为除了都尉和郡丞是朝廷任命的,其余郡中属吏都由太守自己择用。

任性而为也没有关系,毕竟大多数的太守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用、提拔和降黜属吏的。

若是将本地世家尽数裁撤,自然会引发当地豪强和世家的联手抵制。

但荀彧、钟繇隐约为颍川世家的领头人,司马朗、法正家风正,在颍川也小有名气。更别说,还有出名的颍川才子郭奉孝在新任太守底下做事。

因此即使燕绥对太守属吏进行了大换血,让荀彧和钟繇剔除了尸位素餐和收受贿赂的世家豪族子弟,也没在当地引起太大怨念。

荀彧正直不阿,钟繇为人清白,不但名声好,人脉广,还有不少世家姻亲。

利益受损的世家豪族跳出来抹黑他们名声不成,只得自己沉寂下去。

不过,颍川的学子也很好奇,还感到了被背叛的一丝愤怒——

郭嘉这小子不是隐居去了么,怎么到太守府当了主簿?!

然而这点怒火,在收到郡府的求贤令时烟消云散,变成了:连才子郭嘉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