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得到阳城(2 / 3)

尖锐锋利的光芒,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好!好!”督邮连着说了两个好字,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

督邮未必不知失火里头有猫腻,但追究出来又有什么用?此事重点是和上头交代,更不能暴露自己失火的时候正同人共饮。

这点燕绥看得清楚,既然是共犯,就不能找她来顶罪了。她不慌不忙,上前继续同其耳语:“依鄙人浅薄之见,只需这般,事情便可迎刃而解。”

三言两语,便要督邮治县令管粮不力之罪,再送华雄一份礼物。如今董卓一党气焰正炽,作为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去和董卓最重要的幕僚李儒说一声,这事儿便全落在县令头上了。

燕绥笑道:“早就听闻督邮之兄在董公面前极有面子,还请您在兄长面前替绥美

言几句,切莫治绥的罪啊。”

督邮贪婪地望着匕首:“有这样的利器在,何愁董公不赏识?”

燕绥却故意讶然道:“我与督邮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柄从西域货商收购过来的匕首,就是孝敬您和兄长的。”

“这可如何使得?”虽然这么说着,督邮却毫不客气地将匕首接了过来。这般难得一见的护身匕首,甚至可以作为传家之宝!

只要他回去带给兄长,爱好兵器的兄长见到了,非但不会责怪他事情没办好,反而会让董公一派给自己嘉奖。

其实这种朴素的匕首在系统里价格仅几千积分,和燕绥赠与许褚、典韦的不能相较而论。不过这时候这般锋利的匕首不多见,不出燕绥所料,督邮果然没见过什么世面。若是献给有七星宝刀的王允,怕是不会珍惜的。

燕绥趁机道:“只是您代颍川太守行督查县乡之职,若是忽略了太守……”她故作为难道:“可是绥倾家荡产只得这两柄匕

首,太守那边要如何交代啊!”

督邮大手一挥,显然对依靠贿赂太监而上位的太守看不上:“说来他的买官期限也快到了,总不能一直占在那里。”

这几日,燕绥早就摸清了督邮对太守的不满,趁机道:“督邮见识非凡,何苦居于这种人的手下呢?任何人当太守,都不会委屈了您,让四处奔波啊。”

督邮愤然道:“那厮的确欺人太甚,让自己人巡查阳翟和临颍,却把我打发地远。”

燕绥点到即止,笑道:“若是县令空缺,还希望兄替绥多美言几句啊。”

“这个包在我身上!”督邮一口答应了下来,摸着胡须得意洋洋道:“不瞒你说,上到司徒,下到洛阳县尉,我兄长都极有面子。”

搞定了督邮,翌日燕绥便连忙命人陈宫写好信,将县令玩忽职守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督邮得到了贿赂,心满意足地让人带上县令上京请罪了。虽然这从章程上不妥,但董卓一党行事向来随心所欲。

气焰嚣张的督邮走后不久,燕绥不但得到了县令的位置,她举荐许褚为县丞的奏折也被上头批准。

县尉见非但没有绊倒燕绥,反而让其受了益,心下不安,便让人连夜送信去给颍川太守,。

不过这信刚出城门,就被拦下了。一个时辰后,信件就出现在了燕绥的桌案上。

陈宫笑道:“让我们看看县尉告了什么状?”

“横竖是陷害同僚、把持县衙罢了。”燕绥不在意道:“我乃朝廷命官,太守能奈我何?”

颍川郡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下属足足有17个县。如今的太守虽然是燕绥的长官,但因为买官上任不久,再加昏聩无能,对各县的掌控力薄弱。

新上任的豫州刺史孔伷,对阳城的控制力就更弱了一层。豫州下辖颍川郡、汝南郡2郡,还有梁国、沛国、陈国、鲁国4国,治所为谯,距离阳城遥远。而且孔伷此人好请谈阔论,再加上体弱多病,治理是一团糟。

虽然这么说

,但事实上太守的权力极大。一般来说,太守是掌握地方士子仕途之路的关键人物。朝廷每年要求察举的孝廉名额,几乎都把持在太守的手中。想要出仕做官,就得通过这层才行。

但燕绥不走寻常路,直接通过推荐信和立功来博得了官职,推荐信更是私下里用金银开路。

但陈宫还是提醒道:“庄主想要以镇压黄巾立功,但太守除了财政,兼管军政大事,若其上奏您一本不听调度、私自用兵,可是天大的祸患。”

燕绥道:“话虽如此,颍川黄巾之患也关乎他的官绩啊,如今颍川南面匪患又起,我上书奏请,难道他会拒绝不成?”

“黄巾之患虽大,却不足以威胁太守所在的治所阳翟。”这方面陈宫感慨颇深:“不是所有官员都心系百姓的,庄主千万不要以己度人。”

燕绥思忖了一下说:“我本来想学孙坚,毕竟曾经担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隔壁两个郡的黄巾贼,事成之后才上报朝廷。因为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朝廷给予了嘉奖,也不追究越界的过失。”

所以她觉得先斩后奏也可行。

“不可,此一时彼一时。”陈宫连连摆手:“那时黄巾贼一呼百应,聚众围攻城邑,朝廷自顾不暇。如今阳城距离洛阳颇近,都城又有十万大军,岂能无诏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