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抓紧建设(2 / 4)

的来去能一查到底的地方,也是基建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贪污。”

听了主公的话,众人难免讶然:“连蓬莱那种开了天眼的地方,腐败还能瞒得下去啊?”

“只要有人心在,就有光照不进去的地方,只是方式更为隐蔽罢了。”燕绥平静说:“我知公台的担忧,是想起了秦始皇修筑驰道被天下攻讦的事了吧?”

陈宫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青胡渣的下巴:“宫不敢妄言,始皇苛政猛于虎也,岂能和主公相提并论?”

不不不,能和祖龙相提并论才是我的荣幸呢。燕绥心下好笑,不过她也没提“蓬莱”对始皇的推崇:“始皇修筑驰道这快速路是好事,只是因为修筑中滥用民力、贪污腐败等引发了巨大的不满。”

“我们汲取经验教训,绝对不会和始皇当年累死苦力。”戏志才说:“现在不论是整修道路还是修建房屋,都不会累死人,而且和当年始皇强制

() 征用民间青壮、影响农耕不同,我们是以工代赈,一日三餐都提供,还发工钱。”

马钧连忙补充说:“而且这种民生工程的建设,还能增加许多相关的就业岗位,比如我们水泥厂和建筑厂工,就会产生千千万万的工人缺口。”

厂工已经是百姓人人争抢的好职位了,青壮的男女都踊跃报名,希望自己被选中进厂。比起在地里劳作,当厂工工作稳定、福利又好,还比种地轻松,而且还有一跃成为官吏的机会。能增加这样的岗位,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而且大张旗鼓地招工打通南北干线,会破除民众对世道的不安、消减行路的顾虑。”刚进入谋士圈子,一直沉静没说话的于禁说:

“前些年,官府形同虚设,四处都是劫匪,普通百姓不敢随意出行,连到镇上卖鸡蛋都提心吊胆,更遑论外出求学了。如今主公招贤纳才,鼓励人才四处流通,建设州郡,正是要清除匪徒、维护治安的时候。”

众人权衡了起来。

“提高出门的安全性、增加就业岗位都是很有必要的,”见众人讨论纷纷,燕绥着重强调说:“大家别忘了,不管是官吏还是工人,他们未来的生活、学识都将远超原来局限在一乡、一镇上一成不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种脱胎于过去的巨大化差异,会打破地缘、血缘的巨大限制,让起成为新制度坚定不移的拥护者。”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位在场的人,确保自己的话语被深深理解。

戏志才顺着燕绥的意思往下说:“主公远见卓识,而且在这些脱胎于普通百姓的先进工人、官吏影响下,周围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新制度的矢志不渝的支持人。”

马钧狠狠点了点头,忙不迭赞同说:“新的工作岗位,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份生活的保障,更是给他们一个突破束缚、实现自我的平台。当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长,获得提升,他们会更加坚信新制度的优越性。咱们厂里的工人,可是以一带百,发自内心地热爱着有尊严、有温饱的新制度、新生活呢。”

马钧等年轻人容易激动,相较起来,田丰和陈宫依旧始终保持理性,虽然赞同了主公的想法,但是在建设费用上依旧据理力争:“主公每隔100里就建造一个大型综合驿站,会不会太近、造成资源的浪费啊?”

而且在以前土匪出没的地方,也要额外设置安全巡逻屋,让人不禁觉得,这会不会对府衙的负担太重。

古代的1里通常被认为等于约488米,这相当于50公里就建设一高铁/高速服务区。

“大型综合驿站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养活应聘的吏和合同工。”根据现代高铁商业城思路,燕绥不假思索道:“咱们先举债来建设,然后通过卖地和租金收入来维持驿站的运营。运营好的话,还能有大量盈余呢。”

古代商业活动不发达,长途交流活动少,众人想不出来如何在这种偏远地方卖地。

“咱收租金,那附近的居民还愿意来卖特产吗?他

们会更倾向于在路边免费摆摊啊。”

“居民卖特产只是一点附带收入,”燕绥笑道:“附近工厂的产出,在这里同商户们交易产生的租金才是大头,此外商户住宿、吃喝产生的收入也是重点。”

谋士们毕竟没有见识过后世商贾络绎不绝的繁华,迟疑道:“若是半天都没有人影……”

“太史公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郭嘉道:“想必,只要给在驿站交易一些税收上的甜头,这条南北干线必能建设起来。他日的繁华景象,未必是我们根据原来的经验能够推断到的。”

诸葛亮笑着说道:“而且我们也不是在荒郊野岭原地起一座大型综合驿站,荒郊野岭只要有百姓申请,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放开茶馆、饭铺,增加沿途的安全性。主公先前也提到,对于大型综合驿站的选址,一定是基于未来要发展经济中心的目的啊。”

“交州和扬州能水稻一年两熟,更是采桑纺丝、种植甘蔗和茶叶的宝地,随着人口的迁入,日后必然有大量资源同中原互换。”郭嘉道:“我们北方的煤炭、木材、笔墨纸砚、铁器、农具也能运往南方,这条路除了军事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