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 / 3)

父亲,此刻圣人看向她略有些怔愣的神色,更是证明了这点。

于是她缓缓跪下,叩头郑重道:“臣谢灵瑜,给圣人请安。”

原本还坐着的圣人,竟一下站了起来,绕过长案桌直接将谢灵瑜扶了起来,他盯着眼前的小姑娘竟有些恍惚道:“一晃眼,七郎的小阿瑜竟长这般大了。”

谢灵瑜的父亲在兄弟之间行七,是以圣人一直唤他七郎。

这一声七郎,让眼前少女微抿着嘴角,连神色一下露出了种说不出的委屈感,清润的眼睛里微微泛红,隐隐有水光闪烁着。

直到她轻颤着声线:“皇伯爷。”

这一声皇伯爷,彻底让圣人露出畅快笑意。

“这才像话,方才你这一声圣人,竟是叫朕十分陌生呐,”圣上笑了笑。

为君者向来高深莫测,方能让臣下不能轻易揣度,但又不得不冥思苦想。作为御极这么多年的圣人,早熟悉了君临天下的手段,甚少会这般直抒己见。

就连宠爱都不会让人轻易瞧出半分。

但他对谢灵瑜的偏爱,却是有目共睹。

如今这一句话,更是能体现,他对她一片爱护之情。

可见先永宁王去世之后,圣人当真是将谢灵瑜当做自己的女儿般疼爱。

谢灵瑜此刻也收敛了方才的疏离,露出羞赧笑意:“毕竟我已快十五,岂能一直跟皇伯爷撒娇。”

“你这样年纪的小娘子,才正是撒娇的年纪。”圣人大笑了几声,转念开口:“你的生辰是在七月吧。”

谢灵瑜倒是真有些惊诧:“圣人竟连这个都记得?”

圣人闻言,脸上露出说不出的感慨,似怀念又似乎感伤:“那是因为七郎还在的时候,每年到了七月都忙的不可开交,又要给你选生辰礼物又要给你办生辰宴。”

他这么一说,连谢灵瑜都一下想起了那些事情。

阿耶虽然是位高权重的亲王,可是他性子里也有几分孩子气,特别是对待谢灵瑜,他总是想尽办法收罗各种好吃好玩的逗她开心。

每年她生辰的时候,整个王府都格外热闹。

府里的家仆奴婢都开心极了,因为会有大笔的赏赐下来。

谁都知道她是阿耶的掌上明珠,是王府里最为矜贵娇气的小娘子。

“你放心,虽然七郎不在了,可是皇伯爷定会让你的笄礼风风光光,不会让你受一丝委屈,”圣人语气格外温和。

“一直以来皇伯爷待我都是宽厚有加,灵瑜从未受过一丝委屈,这次在上阳宫病重,若不是得皇伯爷赏赐的千年人参,只怕我的身体也不会如此快的康复。”

她这样的话,虽有奉承之意,但偏偏还就说进了圣人的心底。

天下谁人不知道,先永宁王是为了救圣人而去世,若是传出谢灵瑜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岂不是表示他这个圣人不念旧情。

岂不是会让臣工和百姓万民失望。

圣人可是一直标榜着自己贤德圣明,心中所愿便是跟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帝王,一争个高低。

岂会在这件事上污了自己的圣明。

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力排众议,非要封谢灵瑜为永宁王。

在他做下这个决定之后,就意味着他对谢灵瑜的恩宠从今往后,只会多不会少。

后面又说了些家常话,谢灵瑜这才告退。

待她走出两仪殿,嘴角轻轻扬起。

方才她那句快到十五,可不是随口说出。

男人加冠便可出入仕途,她身为永宁王,行了笄礼之后,自然也可以有理由。

虽然身为女子,参与朝政乃是古今罕见之事。

可是她连王爷都当了,又岂知不努力一番,未必不能达成心愿。

她不会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萧晏行的身上,等着他大权在握,成为自己的依靠。

这一世,她不要在龟缩在自己的壳里。

她要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

谢灵瑜离开两仪殿后,并未立刻出宫回府,而是再次前往兴庆殿陪伴太后。

谢灵瑜在宫里一直待到黄昏时刻,晨钟暮鼓响起才离开,她回府之时,圣人和太后的赏赐也一并带上,竟是一车都装不下。

待她浩浩荡荡回府,不消片刻,整个府中都知晓,殿下在宫中得了极丰富的赏赐。

谢灵瑜派了春熙前往韩太妃院中,告知一声自己回来了。

随后她返回院中,只是在路过偏院时,正巧看见一个洒扫婢女从里面出来。

“郎君可在院中?”谢灵瑜问道。

婢女赶紧行礼:“回殿下,郎君去了藏书阁。”

谢灵瑜挥挥手,示意婢女可以离开。

她本想直接回自己的院子,想了片刻,还是转移了方向。

待她到了藏书阁,瞧着清丰正在门口候着,对方瞧见她正要行礼,却不想被谢灵瑜抬手按了下去,更是抬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示意他不要出声。

谢灵瑜抬手轻轻推开藏书阁的门,阁内才是由八间正房打通,打开房门的瞬间,瞧见里面摆放着一排又一排极其高大的清漆书架,藏书整整齐齐而列。

上万册的藏书尽数在这里,感觉连空气中都氤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