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激烈争吵(2 / 3)

当成学费的话,那他这个老师确实尽职尽责。

以前我一直觉得谢志明这个人虽然爱计较,也小气了一点,但他为人聪明,在很多事上都帮过我,我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可能是我这个人真的太过迟钝了,哪怕到了现在,回想以前,如果不是和谢志明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我也不觉得他是这么坏的一个人。

我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怎么能自私到如此地步?

为了回城,为了一个大学生名额,竟然有那么多人可以不要脸,不要尊严,谢志明并不是唯一一个,但他是其中最无耻的那一个。”

岳文轩不知道这几年边文邦经历了些什么,但他知道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知青,想要拿下一个大学生名额的难度有多大。

而且他相信,边文邦的这个大学生名额,一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大光明的竞争到手,绝对不像谢志敏说的那样是通过歪门邪道拿到手的。

“这个大学生的名额应该不好拿吧?”

“对我来说还算顺遂,虽说因为谢志明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波折并不大。”

说到这里,边文邦简单讲了讲他这几年的下乡经历。

他的讲述和谢志明曾经讲述的经历大致相同,只要把两人的名字倒过来,差不多就是事实真相。

原本边文邦去年就能拿下大学生名额,但谢志明恳求边文邦把这个名额让给他。

边文邦太过重情重义,考虑一番之后,也就同意了。

他能把这个预选名额让给谢志明,但却不能把他做出的贡献让出来。

谢志明就算拿到了这个预选名额,也要和其他村拥有预选名额的人竞争,他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也没有什么后台背景,最终结果还是落选了。

今年,边文帮再一次拿到了村里的大学生预选名额,谢志明再次恳求边文邦把这个名额让给他。

边文邦只是谢志明的好友,并不是他老子,就算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也不能一直这样帮助他。

为了拿到这个预选名额,谢志明演了好一出大戏。

他先是喝的烂醉,对边文邦倾诉自己的不甘和各种苦恼,然后嚷着要自杀。

边文邦和其他知青纷纷劝解,但谢志明只是在演戏,自然不会听从,在他的精心策划之下,真的自杀了一次,但被大家成功救下。

被成功救下之后,谢志明还是嚷着要自杀。

谢志明演得太逼真了,尽管边文邦万分不愿再次把这个预选的名额让给谢志明,但边文邦更不希望自己的好友就此自杀。

仔细思虑了一番之后,他还是把这个名额让给了谢志明。

原本边文邦已经失去了这次预选竞争的机会,但村支书却把村里的另一个预选的名额给了他。

这个名额原本是留给本村年轻人的,不会再给知青。

但村支书考虑到:就算把这个名额给了本村年轻人,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最终竞争成功。

但要是把这个名额给了边文邦,以他作出的贡献,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因为村支书的看重,边文邦的大学生预选名额失而复得,再次有了参与最终竞争的机会。

谢志明再一次从边文邦手中骗来预选名额之后,知道这已经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这次还不能最终竞争成功,那下一年,不管他再用出什么样的伎俩,都注定没用了。

全公社的年轻人竞争两个大学生名额,最终的决定权在公社的领导手中。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确实没什么竞争优势,在没有任何突出功绩的情况下,要想竞争成功,唯一的希望就在领导那里。

明白这一点之后,他刻意结交了一位公社的干事,然后通过这个人,把这些年攒下来的所有积蓄都送到了某位主.要岭.岛手中。

他的孤注一掷,果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时间不长,那位干事就对他透露消息说,关于大学生名额的事,领导们已经研究讨论过了,这次的两个最终名额肯定有他的名字。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谢志明大喜过望,特意请了边文邦喝酒。

在正式的通知下达之前,原本他并不打算对边文邦透露这个消息,但因为太过高兴,他难免喝多了一点,可能是出于炫耀的心理,喝醉之后,他还是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边文邦自然不会替他隐瞒这个消息,很快整个知青院以及全村都知道了这件事。

村支书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生气,特意去公社反映这个问题。

村支书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