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港岛初印象(2 / 3)

同岳文轩想象的不一样,他们入住的地点并不是星级酒店,而是一栋居民楼。

不管是出于保密,还是为了节省经费,访问团都不会入住星级酒店。

相比花费高昂的星级酒店,这一栋居民楼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栋楼的产权归属于国内办事处,可以免费入住,不需要额外的花费。

这栋楼的房间很多,访问团的人就算每人住一个单间都没问题。

但领导并不会这么安排。

尽管这栋楼的防卫很严格,两道门都有保安把守,但谨慎起见,哪怕是在自己的地盘,一个房间里也安排了两个人居住,这样就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并且这个监督的作用并非流于表面,而是责任和义务。

同一个房间的住宿同伴一旦出了问题,另一个人是要承担责任的。

出访期间为了防止有人逃港,规定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不管个人理解不理解,都得遵照执行。

岳文轩和李天群、王哲君比较熟悉,更愿意和他们二人中的一个同住一个宿舍。

但领导并没有这么分配,可能是考虑到李天群和王哲军都是京剧演员,又都来自魔都,直接把他们二人安排到了一间宿舍居住。

他的另一位室友是熊剑辉,今年三十七岁,来自京都,和他一样都是独唱演员。

这次随团出访的六名演员,只有他们二人是独唱演员,把他们两个安排在一间宿舍,也算合理。

毕竟共同经历过三天的外事培训,他和熊剑辉的关系虽然不像魔都的二人那么熟悉,但也并不陌生。

他没有听过熊剑辉的演唱,但知道他是非常有名的男低音歌唱家,想来演唱水平一定很高。

安放好行李,又简单洗漱了一下,岳文轩看了看手表,距离中午吃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他有些无聊的问道:

“辉哥,你知道咱们这五天都有些什么安排吗?咱们几个演员总共就只有一场演出,不能天天憋在屋里排练吧?”

“据我所知,至少会安排咱们外出购物一次。参观的行程应该也有,但具体行程就不清楚了。

除此之外,顶多能够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想要走出大门,基本上没有机会。”

“外出购物的机会倒是挺难得的,可惜咱们每人只有二十港元,恐怕也买不了多少东西。”

岳文轩说的二十港元也是他们这些出访人员的福利之一,每人最多可以兑换二十港元,以便在港岛购物。

毕竟来一次港岛不容易,很多人一生可能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上级领导考虑到这一点,特意给出访人员开通了外币兑换的渠道,但上限只有二十港元。

虽然兑换的额度很小,买不了多少东西,但聊胜于无,这些钱买点纪念品还是够的。

熊剑辉倒是挺知足:“能有二十港元的配额就不错了,在这边买东西又不用票,要是遇到合适的,二十港元也能买不少东西。”

对于配额只有二十港币,岳文轩更没有意见,反而觉得上级领导办事还挺人性化。

对于个人来说,二十港币确实不多,但国家更困难,各行各业太需要外汇了。

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能给访问团的人兑换二十港币,每个人心里都热乎乎的,没有一个人发牢骚。

今天的午餐是访问团的人来港之后的第一顿饭,为了招待好来访人员,驻港办的同志做了精心准备,午餐很丰盛。

同时,驻港办的同志还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内部欢迎仪式。

几个重要领导都做了简短讲话,然后就是大家畅享美食的时间了。

对于在场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今天的午宴确实称得上是美食的享受。

虽然饭桌上没有一道奢华的大菜,但每一桌上摆放的十二道菜,也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每桌的十个人享用这十二道菜,不但每个人都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得很好。

抵达港岛后的第一顿饭就给所有来访人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顿饭足以让很多人铭记多年。

吃过午饭之后,所有人都被告知不能外出,最多只能在院子里散散步。

今天晚上,港方要举办正式的晚宴,欢迎访问团的人来港访问。这是非常正式的场合,为了避免有人在宴会上出丑,下午会有一个简短的参加宴会注意事项培训,每个人都必须参加。

培训时间定在了三点钟,在此之前,大家可以自由活动。

终于来到了港岛,大家当然不想憋在屋子里,都想看一看港岛的繁华景象。尽管不能走出大院,但大院门口就是热闹的大街,站在门口看一看街景,一样能领略到港岛一角的别样风情。

凡是第一次来到港岛的人,吃过午饭之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院子里漫步。

众人都是有身份有素养的人,不会一窝蜂似的挤在门口看风景,最多有三五人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