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哭长城(2 / 5)

心爱大将的心理感受,用眼神表示爱卿稍安勿躁。

李斯等事不关己的,连吃瓜的神态都准备好了。

赵羽看书之前,先观察周围环境。

【大家怎么都不说话?难道昨天的流言已经在城里传疯了?看看吧,这就是走一地让一地晋献美女的坏处。陛下自己身边一个母蚊子都没有,美女全让底下的一层层的人笑纳了,损害底层百姓利益伤害底层百姓的感情,还培养出来一层又一层大贪官,这是图的什么呢。】

又开始了又开始了。

就不能让我们安安心心听个后世八卦吗?

为什么每次都要有种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陪听体验!

有人忍不住想说话,但被旁边的摁住了。

现在就装作什么都没听到,吃饭。

赵羽看大家都在专心吃饭,食不言,就开始专注跑神了。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很久的一个传说,和牛郎织女、白娘子传等传说齐名,在其中体现出最多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淳朴愿望。而孟姜女中,却还饱含着古代劳动人民不堪繁重徭役的血泪。

孟姜女故事第一次以完整的形式出现,是在唐朝,一位名叫贯休的诗人,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描写了孟姜女的聪慧坚贞以及对秦朝统治者征发繁重徭役的谴责。至明朝,明朝统治者再次兴起了修筑长城的工程,孟姜女故事和时代环境相呼应,渐渐的便在民间形成了丰富而又催人泪下的完整故事。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孟姜女这个民间传说的故事大概。传说在秦朝时期,在某地有姓孟和姓姜的两户人家是紧邻。一天,在两家相隔的墙边长出来一颗葫芦藤,春去秋来,葫芦藤长得好茂盛呀,还结出了很大的一个葫芦瓜。

孟家的男主人就和姜家的男主人说:“这是长在我们两家中间的葫芦,等长成熟了,咱们两家便分了。”

姜家的男主人很高兴,同意了,毕竟他正好缺一个好看的葫芦瓢使用。然而,到深秋葫芦瓜熟了之后,两家人劈开,竟然发现里面坐着一个漂亮的女娃娃。孟家和姜家都没有孩子,两家夫妻很喜欢这个小女孩,便约定一起养这个女孩,并且给她取名叫孟姜女。】

赵羽可喜欢这种叙事模式了,一边吃肉一边往下读,非常的津津有味。

而嬴政君臣就比较难受了。

是这样的吗?

孟姜女,是一户姓孟的和一户姓姜的共同抚养的女孩?

《左传》记载的孟姜,和我们现在一些孟姜之称的女子,难道都是姓孟的和姓姜的人家家的孩子?

孟仲叔季啊。

孟姜女说的是姜家女儿吧。

一股胡吊扯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家同情地看了蒙恬一眼。

好家伙!

先前还说你没有黑料呢,没想到你才是那个黑料最多最大的。

赵羽喝了一口黏稠醇香的黍粥,接着往下看。

【孟姜女在孟家和姜家的呵护下,快快乐乐的长大,十八年后长成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女子,正当孟姜两家父母想着给女儿议亲时,他们家逃来了一个在朝当官的博士官的儿子,范杞良。秦始皇焚书坑儒,杀了范杞良的爸爸。】

赵羽读不下去了,他这个始皇吹怎么能看得脑内书这么黑始皇,在心里骂道:【你胡吊扯,你前面的内容都说了,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没有祸及朝中的博士官,现在是自打脸吗?】

赵羽骂了几句,书还是他的意识海里□□的开着,显示着那一页,上面他刚读到的那一句甚至还闪了闪,好像在提醒他继续看。

赵羽气了一会儿也没奈何,只能“忍气吞声”地往下看去。

【孟姜女和她两家父母都觉得范杞良很优秀,很快就给他们准备了婚礼。但是一对新人入洞房还没有三天,秦始皇下令修长城,官兵挨家挨户抓壮丁,范杞良就这么被抓走了,新婚小夫妻生生分别。

范杞良这一走就是一年两载,孟姜女实在是担忧千里之外的丈夫,跟父母商量了,准备好寒衣便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寻夫之路。

到了长城建筑工地,孟姜女却怎么都找不见范杞良,便跟工地上的人打听,还真打听到一个知道的。那人指着前面已经修好的一段长城说,你丈夫半年前就病死了,被埋在那段城墙下。孟姜女一听,只觉雷电轰彻,跑过去铺在长城上便放声大哭。

这么一哭,就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地昏暗日月无光,然后一声轰隆巨响之后,那段修好的长城塌了。露出来成堆成片的尸骨,因为找不到哪个是范杞良,孟姜女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头,滴血认夫---】

看到这里,赵羽已经不止是生气了,他还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嬴政等人也怀疑他们的耳朵出了问题。

滴血认什么?认夫?

【胡吊扯胡吊扯,别让我抓住躲在这本书后面胡吊扯的家伙!---孟姜女的血液从手指头飞出,闪烁着金光,悠悠地落在了一副骨架上。找到丈夫之后,孟姜女再次崩溃大哭,又把那摇摇欲坠的长城哭塌了一截子。】

虽然在心里疯狂不相信,但赵羽看八卦的心声更强烈了,连饭都顾不上吃。

大家看了眼蒙恬,再次看看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