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血还血(2 / 4)

一会儿,崔捷才收手。

“怎么样,我身体有什么毛病?”杨军揶揄道。

崔捷一边收拾东西,红着脸道:“身体非常棒。”

“就是……肾水有点不足。”

杨军闻言,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连续斗了三天三夜的地主,能不肾虚吗?

“那啥,大领导,要是没啥事我先回去了。”

崔捷慌张的样子,似乎想早点离开。

“喂,你还没说怎么治这病呢。”

崔捷一听,脸蛋红到脖子后了。

“您身体非常棒,不用开方子,休息两天就好了。”

“你确定?”

杨军并不担心身体,毕竟他已经长生不老了,他还会在乎肾虚吗。

仓库里有粮不慌,可以不吃,但是不能没了粮食。

“我确定。”

崔捷似乎在躲闪杨军的目光。

杨军从沙发上起来,问道:“你还懂中医?”

“嗯,我本来就是中医。”

一提起中医,崔捷整个人就变了,变得信心十足。

“我家祖传中医,我从小就学中医,到目前为止,也算是小有成就吧,虽然不敢说是大家,但是比一般大夫要强得多。”

“那你怎么只当了个小护士?”杨军问道。

有这么大本事的话,还学什么西医啊。

“还不是为了混口饭吃。”

崔捷苦笑一下,然后解释道:“目前中医不受人待见,而且又没有编制名额,要想吃上铁饭碗,只能进医院了。”

“另外,我们学医的,不能抱全守缺,也要不断创新学习,学习西医,也有助于我中医水平,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杨军闻言,唏嘘不已。

没想到随便抓回来一个小护士,在中医方面竟然有如此的造诣。

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知道你祖上是哪位大家?”杨军问道。

他渐渐对眼前这个小姑娘有了兴趣。

“孟河翁家。”崔捷淡淡道。

“孟河丁家?”

杨军闻言,大吃一惊。

要说中医哪家最厉害,恐怕要算常州孟河丁家了。

他家中医医术要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明清以来,宫里的御医大多出自孟河,尤其是近代出了个厉害的人物,那医术是相当了得。

“敢问丁甘仁是你什么人?”杨军急忙问道。

提起丁甘仁,在医学界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有‘小阎王’之称。

在他手里就没有救不活的人,他要说能救,阎王爷都带不走,他要说救不了,阎王爷想不带走都难。

上门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可是丁甘仁从来不收徒弟,他的中医属于家传,从不传外人。

杨军没想到,眼前这个崔捷竟然是丁甘仁的后人,那她的医术可想而知了。

“他是我的高外祖父。”

杨军闻言,点了点头。

他大体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眼前这个小姑娘的中医医术是跟她母亲学的,要是这么说来的话,她母亲的医术岂不是更高?

“嗯,你母亲有没有意愿来我这坐镇,你放心,待遇方面绝不会亏待她。”杨军道。

他这人就是这样,喜欢名医,名师、名媛,只要是好的他都喜欢。

虽然他已经长生不老,不用担心生病的问题,可这么一个医术厉害的人放在身边也是好的,这样他也多一层保障不是。

崔捷闻言,噗嗤一下笑了。

“大领导,你怎么会觉得我的医术是跟我娘学的呢?”

“额……难得不是吗?”

杨军记得孟河丁家医术是不外传的,要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话,医术是不传外人的。

崔捷笑道:“当然不是了。”

“我祖父是是丁甘仁的女婿,他的医术就是跟我奶奶学的,后来我父亲也学医,再然后我也学医,就这么传下来了。”

杨军扶额,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啊。”

“那……那这么说来,你祖父的医术更高了?”

“那当然!”崔捷突然懊丧道:“不过,我祖父已经不在了,现在我们这一脉只剩下我父亲和我了。”

“哦,你父亲还在就好。”

杨军道:“那啥……有时间能不能引荐一下,让我和你父亲见个面?”

“行啊,没问题。”崔捷笑道:“主要看大领导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我父亲现在退休了,他随时都有时间。”

杨军沉吟了一下:“也别挑日子了,就明天吧,明天我备好酒恭候你父亲大驾光临。”

“行,我一定转达到。”

见杨军没别的事了,崔捷打算离开。

“大领导,您找我父亲是不是想替您号脉啊?”

“您放心,您那毛病不算病,歇两天就好了。”

杨军闻言,一头黑线。

“你这丫头,就不能委婉一点啊?”

“怕什么吗?我是医生,不忌讳这些。”

杨军一头黑线:“你不忌讳,我忌讳。”

“行了,这事跟你说不着,明天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