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 166 章(1 / 3)

影版《新送郎歌》在郎山的外景部分拍摄完成后, 卫昇又跟着大部队转战某影视城,把剩下的剧情拍完了,杀青后, 卫昇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重返三岔岭。

卫昇名下的网络科技公司要和三岔岭共同筹办一个电商孵化平台, 这个消息在剧组已经不是秘密了。

“这个卫昇啊,可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你可千万别学他。”陈青窈的经纪人梁艾艾听到这个消息, 忍不住对自家艺人叮嘱道。

陈青窈也不是很喜欢卫昇这种把副业当主业的态度,她自认对艺术还是有一点追求的, 投身娱乐圈, 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听到这个消息, 愈发觉得自己和卫昇不是一路人。

本来俩人在电影里饰演的是一对情侣, 按理说电影宣传期间, 炒一炒CP倒也没什么。

可是,一想到卫昇最近上蹿下跳的,又是搞什么电商孵化平台, 要帮三岔岭村培养网红,又是直播卖一些杂牌子的卫生巾和九块九包邮的小商品, 陈青窈觉得和卫昇炒CP好像有点掉价, 不是很情愿。

如果不是《送郎歌》这个IP还有点贩卖情怀的价值,她还想靠这部电影拿个主旋律奖项的话, 陈青窈简直都不想再看到卫昇这个男主角了。

她可不想和一个直播卖卫生巾的网红炒CP!

卫昇压根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合作对象给嫌弃了,不过,就算知道了, 他也没啥好难过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全网这么多人都在黑我, 你算老几啊?

也幸亏陈青窈不想跟他炒什么CP,可算是无意中帮了他一个大忙。

至少短时间内,卫昇忙得压根顾不上给新电影做宣传了。

在他的“循循善诱”下,三岔岭的村干部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快就跟上了卫昇超强的工作效率——

村干部们兵分两路,一路配合卫昇的团队,负责登记梳理报名参加电商孵化计划的村民信息,同时在村里租赁房屋,稍微改造了一下,作为平台的培训中心。

另外还要再租两栋民房,作为孵化团队老师们的宿舍,按照计划,今后卫昇这边安排的培训老师,每个月都会来郎山组织两次集中培训。

另一路村干部,卫昇专门挑了几个能言善辩的,跟着他跑遍了三岔岭附近大大小小的农村大集,还去附近乡镇取经,最后列出了第一版的《三岔岭农特优产品名录》。

历史悠久的手作银饰,原生态无污染的高山云雾茶,手工藤编,农家米酒,手工糍粑,山茶油、辣椒面、红薯粉、魔芋、腊鱼、火腿……这名录一列出来,村干部们看着都有些心虚。

这些哪算是特产啊?

这不就是他们家家户户平时都在吃的东西?

这里面除了银器、火腿和山茶油贵一点之外,其他的都是乡下最常见的东西,弄到网上去,真有人会买吗?

“相信我,你们对正宗土货的魅力,一无所知……”卫昇安慰他们。

同一时间,三岔岭村,江大宇刮掉了胡子,换上了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站在镜子面前,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怪不得以前老一辈经常说,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天生就是一副苦相。看着镜子里怎么笑都感觉像是在哭的男人,江大宇一张过分苍老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江大宇是村里第一批报名参加农村电商孵化计划的村民,没办法,他家有两个准大学生等着供养,江大宇夫妻俩又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大女儿成绩那么好,他们夫妻俩怎么忍心让女儿放弃学业?放弃这个在农村人看来,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能咬着牙,两个孩子一起供了。

只是,夫妻俩单靠种地和农闲时节进城打工,猴年马月才能凑够两个娃上大学的学费啊?

江大宇听说做直播能赚钱,但到底怎么赚钱,什么人做直播才能赚钱,他是一头雾水,正好村里说有不要钱的培训班,可以免费培训他们搞直播做电商,江大宇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第一时间就跑去报名了。

可报完名,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开始发愁了。

江大宇的老婆是个只知道闷头干活的贤惠女人,让她下地干活、去工地搬砖都行,可让她对着镜头开口说话?还要陪一帮陌生人聊天?光是想想,江嫂子就觉得自己快要晕过去了。

江大宇比老婆稍微好点,平时家里的“外交事宜”都是他出面的,让他跟村里人交流,他毫无障碍。可是,一对着镜头,他就半个字都挤不出来了。

第一场培训结束后,卫昇带来的培训老师急的都快跳楼了。

“江总,这些村民都不行啊!普通话说不好,带点方言,对本地用户来说反而有些亲切,勉强还算是个加分项。可、可他们对着镜头都不敢说话,说出来也是结结巴巴的,这咋整呀?”

负责培训的老师一着急,连家乡话都蹦出来了。

“慌什么?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