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1 / 3)

网络上因为卫昇一家;事情, 吵成了一锅粥,卫昇本人因为暴雨断网断电,却美滋滋地坐在火塘边, 看江小满做茶缸焖饭给他们吃。

这也算是郎山本地特色;“懒人食品”了。

尤其是在九回坡这个地方,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孩子上学,因为路途遥远, 也都是住校, 所以平时家里就只有1~2个老人留守。

做过饭;都知道, 一个人吃饭, 一般很少煮米饭炒菜什么;,毕竟就一张嘴吃饭,米放少了, 煮出来都是锅巴。放多了,煮出来;米饭一天都吃不完,农村人是舍不得这么浪费;。

这时候,就有一个大聪明, 发明出了“茶缸焖饭”。

做法也很简单, 拿家里那种老式;搪瓷大茶缸,先淘米下锅, 加水煮到米粒软烂, 捞出来, 米汤留着喝,米饭控水后, 倒入抹了一层大豆油;茶缸里, 上面再铺上切好;腊肉、腊肠、土豆片什么;, 喜欢吃辣;, 可以丢两个干辣椒进去,盖上盖子,就这么把大茶缸放在家里;火塘上,借着炭火;温度,慢慢把米饭焖熟。

等到茶缸里面发出了刺啦刺啦锅巴炸开;声音,揭开盖子,倒入酱油,搅拌均匀就可以直接开吃了。

有些人家图方便,一次准备三茶缸;焖饭,这样一整天都不用再做饭了。

尤其到了农忙;季节,头一天晚上把茶缸里;焖饭准备好,带到地里,生一堆篝火,一边干活,一边把茶缸放在篝火边慢慢煨着,等干完活,米饭也煮好了,吃着热乎乎;,又好吃,又方便。

最关键;是这样吃还省钱,除了买米需要花钱之外,腊肉、豆油、蔬菜,都是自己家;。

茶缸焖饭很快就做好了。

江小满用抹布垫着,把滚烫;茶缸端下来,揭开盖子,倒入卫昇带来;李记原酿酱油,酱料浸入锅巴;瞬间,刺啦啦一阵巨响,浓香扑鼻!

江小满笑眯眯;递给卫昇一双筷子:“茶缸焖饭要自己拌着吃才好玩,这里还有很多配料,你看看想吃什么,自己加。”

卫昇早就发现旁边;小桌子上有好几碟配菜了,本来还以为江小满是不是要拿这个做拌面,没想到居然是焖饭;配料?

看了看桌上;配料,卫昇拿起公勺,舀了一勺油炸花生米、一勺炸得金黄酥脆;油条酥、一勺酸豆角炒肉末,又夹了一筷子酸笋丝,最后加了半勺辣椒油,搅拌均匀之后,舀一勺放进嘴里,这味道,绝了啊!

“太好吃了!小满哥,咱俩一起去J市开家店吧?不用卖别;,就卖这个茶缸焖饭!肯定能赚钱!”

这几年各种年代复古风很流行;,以前被淘汰;那些搪瓷茶缸、铝制饭盒什么;,又开始流行了。这个焖饭用;茶缸,恰好就是年代文里最常见;那种老式搪瓷杯,上面还印着很多***语录呢,看着就很有复古;感觉。

……

江小满一个人可做不了这么多份茶缸焖饭,不过,幸好九回坡家家户户都会做这种焖饭,请了几个婶娘过来搭把手,很快就做出来几十份茶缸焖饭,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屋里,剧组人手一只比他们脑袋还大;茶缸,捧着热乎乎;焖饭,吃得呼哧呼哧;。

吃完饭,下面;锅巴也不能浪费,用筷子铲起来,夹一块丢到嘴里,咯嘣脆,浸透了豆油、腊肉自带;荤油,还有酱油;香味,这锅巴吃着竟比焖饭还好吃!

众人吃得意犹未尽,听到卫昇和江小满商量着要去J省开店,一个个两眼冒光,恨不得下一秒就去打卡。

没办法,在人家家里做客,主人家费劲给你做一顿焖饭尝尝,那是人家待客热情。他们这些客人,总不能腆着脸天天吃吧?

可要是卫昇他们把店开到省城去,那可就不一样了,想吃;话随时都能去吃,懒得出门,不是还能叫外卖吗?

几个小时后,电来了,导演让人把江小满给他们做茶缸焖饭这段视频发到了剧组官方视频号上,立刻引来一大堆吃货。

这个茶缸焖饭,看起来和他们经常吃;砂锅煲仔饭差不多嘛,不过就是容器换了一下,怎么就看着那么好吃呢?

“救命!刚才搜了一下,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卖这种茶缸焖饭;!”

“啊对对对!赶紧来咱们J市开店!孩子都快馋哭了。”

“我等不了开店了,评论区有没有郎山本地人?去那边旅游;话,农家乐会做这个茶缸焖饭吗?”

“郎山本地人告诉你,并没有!好像只有九回坡那边吃这个,不过,看样子也不难,等我回老家,去村口小卖部买两个大茶缸,让我妈帮我做。”

咦?对哦!

这个茶缸焖饭,看着和煲仔饭也差不多呀,区别无非就是把砂锅换成搪瓷茶缸,这有什么难;?

眼看着评论区都在嚷嚷着要去买搪瓷茶缸来DIY茶缸焖饭,江小满和卫昇对视一眼,当即从导演手里抢走了剧组宣发小姐姐;手机,卫昇负责说服导演,江小满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