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1 / 3)

《重走扶贫路》荷花田村这个篇章, 最近实在是太火了,热搜上了好几个,几大短视频平台每天都有人在关注这个节目。

有专门做历史题材;博主, 帮着复盘那段华夏文明;至暗时刻。

有专门做战争幸存者题材;博主,帮忙复盘那些幸存者当年到底遭遇了怎样可怕;噩梦……

节目不光带火了荷花田村,也让何春苗她们这几个幸存者们;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有爱心人士捐款为荷花田村盖了一所养老院, 这样那些无儿无女、也没有亲戚愿意管;幸存者,还有村里其他孤寡老人,就可以集中入住养老院了。

养老院日常运营也需要请一些护工和勤杂工,这样也能给村里解决一部分就业岗位。

还有无数社会爱心人士,通过各种渠道给荷花田村捐款捐物。

在村里账面上有钱了,何瑞珍迅速组织人手, 把几个年事已高;奶奶们搬到了养老院。

新建;养老院是由原来;村小学改造;,本来这个改造过程要很长时间;,幸亏卫昇出面, 帮村里拉到了一批赞助, 省城一家专门做旧房改造工程;装修公司,免费替他们完成了改造工程。

就连养老院房间内部;家具、家电、卫浴这些要花钱采购;东西, 都是卫昇到处找人帮他们拉到;赞助。

现在, 老人们住进了有空调和热水器;房间,就连洗澡都有专门坐着淋浴;设备,也不用再吃百家饭了, 每天食堂都会做好热腾腾;营养餐, 有专门;护工送到房间里, 等他们吃好之后, 再把盘子收走。

闲着没事, 还能看看电视,或者到院子里溜达溜达,小日子过得,可比以前村里那些有儿有女;老人都舒坦。

毕竟农村老人是没有退休这一说;,儿女要是不孝顺,有些七老八十了,还要自己下地种粮食养活自己呢。而且因为儿女健在,也不符合五保户标准,说实话,过;还不如那些有国家养老;五保户呢。

可现在,因为某些所谓亲人;冷血,这些明明有亲人、却没人赡养;战争幸存者奶奶们,却住进了管吃管住、一毛钱都不要她们给;养老院。

而且,听说村里每个月还给这些老人发放一千元;零花钱,免得老人手里没钱,临时要用钱;时候囊中羞涩。

这时候,那些亲戚才懊悔起来,要是他们当时能把人接到家里赡养,那现在这每个月一千块钱;补贴,岂不就是他们;了?

只可惜,现在后悔已经迟了……

汪群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因为做了这期节目,居然有专门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民间组织找到他,希望邀请他继续拍摄这个系列;主题节目。

和金雁南一样,汪群也陷入了无限;纠结之中。

理智告诉他,不仅演员不能扎戏,其实导演也没那么大精力同时做两档节目;。

可血液里;冲动却告诉他,去拍吧!再不拍,这些已然高龄;幸存者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睡梦中与世长辞,再也没办法控诉那些罪行累累;战犯们了。

满腹纠结;汪群,差点一脚踩空,跌到电视台门口;喷泉池子里。

“卧槽!这什么无边喷泉?我看就是安全隐患吧?设计师脑子被狗啃了吗?”

看着湿漉漉;裤脚,还有灌满了水;皮鞋,汪群整个人都不好了。

J省电视台新大楼当时设计;时候,为了迎合时尚,当然了,据说也有一点风水;讲究在里头,特意在门口做了一大片类似无边泳池;喷泉水景,好看是好看,就是经常有人不小心一脚踩空,掉到喷泉池子里去。

虽然这池子一点也不深,水深只到脚踝处,但,淹不死人,膈应人啊!

平白无故湿了一只鞋,这个点去哪买鞋啊?

“汪导,你鞋湿了啊?等等!我给你拿一双新;换上。”卫昇刚巧开车从地下车库出来,看到汪群一只脚湿漉漉;,差点笑死,忙打开后备箱,拆了一箱布鞋,又问了汪群穿多大码;鞋子,找了一双尺码合适;布鞋给他。

汪群单手撑着车门,一边换鞋,一边问他:“你现在好歹也是个明星了,怎么还下乡收特产?这又是哪里来;布鞋?咦?穿着还挺舒服;,给我多拿几双,回头把钱转给你。”

汪群踩了踩脚上;新鞋,满意地点点头,这可比他几千块钱一双;皮鞋穿着舒服多了。

“这是我跟荷花田村;何书记预定;,我听她说,村里;嫂子们没事也会做点布鞋拿去集市上摆摊,赚点零花钱,就让她帮我在村里收了一批,打算先送到我妈店里摆着试试看,要是买;人多,回头就给村里下订单,这不是顺便给嫂子们挣点零花钱吗?”

农村纯手工做;土布鞋,这年头可不容易买到真;了,胡倩倩;店开在小学对面,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人来接孩子,卫昇觉得,这种老手艺;手工布鞋,应该会有市场;。

听他又提到了荷花田村,汪群不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