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三轮谈判(1 / 4)

人生1984 拾寒阶 2635 字 1个月前

西州,春暖花开。

四海集团总部办公室,李云海和陈泓、钱长宝等人谈完工作上的事情。看到蒋志军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李总,光刻机出问题了。问题很大,我们的技术员解决不了。”

“这么大的问题?”

“是啊,李总,蓝海电脑出货量很大,光刻机瘫痪了,我们的订单都要延期。”

“联系尼康公司,请求他们技术支持。我来打这个电话吧!”

李云海联系了尼康的美智子。

美智子说马上派技术员过来。

李云海说我们等着生产,能不能远程解决问题?

美智子说很抱歉,这样的问题只能派技术员过来解决。

李云海明白,对方这是害怕技术外泄。

另外,厂家外派技术员过来,差旅费、技术咨询费,都是由四海集团出。这也是厂家重要的一部分收入。

李云海只能请求美智子尽快派技术员过来,又说西州现在通了飞机,你们的技术员可以直接飞过来,当天就到了。

美智子说我们尽快安排。

那边吵吵闹闹的,李云海听到有人在旁边说话的声音。

他的日语水平还行,听明白了对方的谈话,问道:“美智子小姐,你们准备和南韩合作,在南韩建分公司吗?”

“是的。李总,你怎么知道的?这个事情还在谈判当中。”

“能不能和我们合作,来我国建厂?”

“这?李总,这么大的事情,不是我能做主的。”

“美智子,请你务必促成此事。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出钱出地出人,你们只需要出技术。我们各占一半股份。”

“李总,你的要求我会如实向公司反映,能不能成事,我现在不能回复你。”

“美智子小姐,我国市场比南韩大得多,不论是人口还是国土面积,还是未来的预期消费能力,南韩都无法跟我们相提并论。生产成本的控制,也是我们优势大。”

“李总,你知道建一家光刻机的分厂需要投资多大吗?”

“我不管需要投资多少钱,资金我来解决,你们只需要提供技术,派遣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过我还有一点要求,就是你们总部有哪些最新的技术,都必须在我们分厂生产。”

“李总,据我所知,你们现在只能生产286芯片,就算拿到我们最新的光刻机,你们也没有多大用处。”

“我们正在和英特尔洽谈386芯片的生产授权。”

“好吧,我会帮你争取的。莪先安排技术员过去帮你们解决难题。”

“谢谢美智子小姐。”

李云海放下电话,对蒋志军道:“通知光刻机车间,让他们做好准备,尼康厂家的技术员很快就会过来。对了,你告诉岳华,技术员过来维修时,一定要全程跟着,偷师学艺,要学会怎么维修这些机器。请厂家的技术员过来一趟,我们开支太大了。”

蒋志军笑道:“李总,我明白。”

李云海感叹的道:“我们也在研究光刻机技术,但差距还是太大,别人的光刻机出了问题,我们连维修都不行!”

蒋志军道:“主要是有些零部件我们没有货,只有厂家才有。”

半個小时后,美智子打来电话,说技术人员明天就出发,又说公司很重视和四海集团的合作,愿意谈一谈合作建厂的事情。不过你得有心理准备,投资一家光刻机厂,需要2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

李云海听了不由得一愣。

20多亿美元的投资!

1990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官方报价是1比5左右。

也就是说,李云海要投资100亿人民币!

而他只能占一半的股份。

李云海这么做,当然是有想法的。

他是想彻底的拿到尼康的光刻机技术。

只要尼康来国内建厂,李云海就有机会师夷长技。

可是要投资这么大,已经超出了李云海的承受能力。

一时半会,他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

此外他还要考虑性价比。

即便他拿到了尼康公司现在的技术,但是用不了十年,尼康的技术就会被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新的技术所替代。

有这笔钱,是不是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去更好呢?

尼康公司现在的光刻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他们公司最好的机器是NSR1505EX机器,最初的分辨率是500纳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升级到250纳米,叠加 100纳米。这也是全球第一款使用 KrF光刻技术的 DUV工具的光刻机,也是全球首款准分子步进机。

但在未来的光刻机布局中,因为全球产业链的转移,世界抛弃了东洋,再加上尼康高层的决策错误,错失了新一代光刻机的发展方向,从而落后于阿斯麦。

不过,尼康在很多方面的技术,还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比如说光学、化学领域很多技术。

李云海想通过合资企业和技术转让等方式,让自己的芯片技术慢慢成熟。从而重新配置现有设备,加快国产光刻机的发展。

所以这次的合作如果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