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一人之力(2 / 2)

女仵作 请君莫笑 1413 字 7个月前

生送来了几十个布袋子,都是从张家村各个田地里秘密取来的土壤样本。

张水生留了个心眼儿,她知道吴蔚所涉及的这件事一个搞不好,会面对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没有找任何人帮忙,所有的土都是他偷偷取的,并叮嘱了全家人不要再提这件事。

无论如何,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吴蔚担心尝土太频繁会弱化判断力,所以每日只请柳老夫人品尝十几份,间隔的时间也很长,用了三天时间才品鉴完。

吴蔚看了看手中自己亲手写下的报告,这一批次五十七份样本中,结果全部是欠收,程度略有不同。

其中小槐村的土壤样本,柳老夫人给出的结论是:收成大不如往年,却也能收到一些粮食。

张家村的绝大多数样本,柳老夫人

给出的结论是:会欠收,家里人会饿肚子,要是家里余粮不多,会出事儿。

另外还有三家,柳老夫人给出的结论是:完了。

究竟这个“完了”

“?_[(”

的字样,下面还有两行吴蔚看不懂的字:总N≥11.0%,CaO≥23%。

小时候的吴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还特意把奶奶拉过来询问,奶奶笑得慈爱,摸着吴蔚的头对吴蔚说:“好好学习,以后就知道了。”

后来吴蔚学习了化学,自然明白了少年时看不懂的符号是什么意思,只是那时候奶奶已经不在了。

为了弥补童年的遗憾,吴蔚还自己演算过具体的化学方程式。

一段记忆涌现心头,记起慈爱的老人,吴蔚的眼眶有些湿润。

梁朝先帝笃信丹药之说,梁朝各地都有所谓的炼丹坊,就连清庐县这种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几家,所以无论是硝石还是石灰石,都不缺。

只是……想做出满足张家村,甚至整个清庐县的化肥,绝非吴蔚一人所能及。

吴蔚的脑海里闪过了两个人选:平佳县主高宁雪,清河县知县张成!

想在短时间内拉起一个生产线,必须要一定的财力和权力的支持才行。

原本高宁雪是最好的人选,她爷爷的封地离清庐县很近,可随着燕王迁封,这一优势也丧失了。

但吴蔚还是想碰碰运气,毕竟是关系一县之民的大事。

于是吴蔚提笔写了一封信,是给高宁雪的。

至于张成那边,吴蔚亲自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