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 章 震荡乾坤(2 / 2)

女仵作 请君莫笑 1597 字 4个月前

看着吴蔚,问道:“姑娘想知道的,我已经悉数告知,敢问姑娘,下一步该当如何?”

吴蔚没有再把皮球踢回给周环襄,试探她,或者周老先生的意愿,而是如实答道:“一国之君如此,德行已失,体统无存,高律早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背弃了自己的国家,可惜先帝未察此事,若是先帝有知……我想这太子之位也该换人了。”

周环襄的眼前一亮,问道:“姑娘是想推翻高律?”

“是,也不是。我觉得高律不配做梁朝的皇帝,他对不起梁朝的历代君王,也对不起这天下百姓。但周姑娘所言这‘推翻’二字,于我而言实在是太过沉重,一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做这件事,二是,我也没有这个名分。若是姑娘信得过,我心中倒是有个人选。”

“你是说宜王?”

“没错,宜王作为先帝的二

() 皇子,无论是血统上,还是身份上,更能被天下的百姓所接受。先帝膝下唯有太子与四皇子两位嫡出的皇子,四皇子已经殁了几年了,那么除了高律……最符合礼法的继承人就是宜王高衡,当然了,还有当今的太子。不过这并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是起兵另立炉灶,还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逼迫高律下台,传位给太子,是他们那些大人物应该做的决定。周老爷子的初衷,只是希望梁朝太平,拒扶桑于国门之外,换天下一个正统。问题既然出在高律的身上,我们去解决问题就是了。()”

据我所知,这位宜王对姑娘所做之事,堪称无情了。姑娘为何还中意宜王?我们有这份证据在手,还有平燕王老千岁的支持,当今皇嗣众多,姑娘何不再考察一二??()_[(()”

吴蔚摇了摇头,答道:“宜王如何对我,也不过是私情而已。我岂能因私废公?再者,时间紧迫,朝廷的人不会给我们接洽其他藩王的机会,就算是我们找到了机会,又怎知其他藩王是何心思?会不会直接绑了我们送到京城去?若是姑娘没有选择我,而是选择将此事托付给东方瑞,我想她也一定会选择与宜王合作。我在泰州也生活了几年,宜王对泰州的治理我看在眼中,宜王对扶桑的态度,姑娘也是知道的。哪怕宜王并非雄韬武略的盛世明君,以他的能力和胸怀,做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能力还是足够的。梁朝四海一统,各地太平,是再好不过的局面了。我想,天下百姓要的,也不过是将这份稳定维持下去罢了。姑娘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相信,这份证据一出,高律的正统身份定然会崩塌,宜王高律就是与太子并驾齐驱的新君人选,正所谓‘名正则言顺’,若想在变中求稳,想少流些血,唯有牢牢抓住礼法才行。”

听完吴蔚的这番话,周环襄竟落下泪来,许久才平复了情绪,对吴蔚说道:“吴姑娘,义父果然没有看错人,你的这番话……义父他老人家也曾说过类似的。”

吴蔚又是一阵感慨,问道:“你适才说,平燕王老千岁对此是支持的,可我听说……平燕王老千岁不是病重了吗?”

“平燕王老千岁与义父密谈之后,就对外宣称病重,养在京畿了。东方大人和平佳县主如今也在平燕王府好好的。平燕王老千岁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让平佳县主和东方大人主动回归平燕王府,王爷也好将她们二人好好保护起来。这个主意还是我义父提出的,我义父听说了东方大人打算到京城就义赴死的事情,心中很是惋惜,义父觉得以东方大人在民间的威望,完全可以戴罪立功,做出更多利国利民的政绩来,而不是一时意气,为了区区一个赌约就到京城去赴死。需知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而不是死于一时意气。”

周环襄深深地看了吴蔚一眼,说道:“所以,在两个候选人中,义父更属意吴姑娘,接手这份足以震荡乾坤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