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谋国者以身入局,举正旗胜天半子(2 / 5)

效率低下的数儿,要是咱大明接受。”殷正茂的声音更低。

“不得了?”朱翊钧眼前一亮。

殷正茂连连点头说道:“不得了啊!”

即便是在离宫御书房,殷正茂还是压低了声音说话,随着大明军械改良,火器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渐提升,而大明火器数量主要受到火药数量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硝石。

朱翊钧作为大明皇帝对火药的事儿非常了解,大明一年产硝石,不过五十万斤,焰硝也就是用于火药的硝石,不过二十五万斤。

朱翊钧立刻呼吸急促了起来,他眉头紧蹙的说道:“既然蒙兀儿国有这么多的硝石,为何蒙兀儿国主却没有多少火器呢?”

殷正茂笑着说道:“陛下火药的制备,硝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全部啊,蒙兀儿国主阿克巴也只能空坐宝山了,而且蒙兀儿国的硝石,多数都被果阿总督府和第乌总督府给霸占了。”

制作火药必须有硝石,但不代表有了硝石,就能制作火药。

“陛下,沙阿·买买提特使,在蒙兀儿国的时候,把马船所有压舱石都换成了咸砂,才算是瞒住了果阿总督府的盘查,将硝石带回了大明,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殷正茂谈起这事,其实就是想告诉陛下:想要大明实现火药自由,就必须把马六甲海峡牢牢的把控在大明的手中。

咸砂,是广州市舶司一项舶来货物,压舱咸砂,就是偷偷将产于果阿总督府孟加拉硝石,带回大明,之所以选择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还是因为马六甲海峡还有一半在红毛番的手里。

朱翊钧满是笑意的说道:“沙阿特使,非常优雅,无论是抛银袋子的动作,还是这偷天换日的手法,都非常优雅!”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火药在这个年代十分的昂贵,大明的硝石开采十分的困难,除了老君山硝石洞之外,也就只有云南南部有硝石硫磺,如果能够进口,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抚顺有十三斤火炮四门,李成梁家大业大都不舍得放。

“爱卿,朕有一个疑惑,让大明在海外种植园,种植稻米超过五成,这算是苛责吗?”朱翊钧询问起殷正茂的参考意见,毕竟殖民贸易的急先锋是吕宋总督府。

殷正茂摇头说道:“西尔瓦,是现在棉兰老岛红毛番的总指挥,泰西的费利佩二世曾经对西尔瓦说:中国输入棉兰老岛的生铁、硝石、铜炮等军需物资皆免税入口,中国海商必须每年为棉兰老岛载送火药等军需品,若发现商船上没有此类商品便要罚款,甚至是白没货物。”

“西尔瓦严格执行这一条例,所以大明商船都不愿意去棉兰老岛贸易了。”

“原来如此。”朱翊钧点头。

想要跟红毛番交易并且避免高额抽分关税,只需要船上有足够的走私军需,就完全可以免税,甚至成为座上宾,同样这也是大明海防巡检重点盘查的内容。

权利和义务,都是一体两面,从来没有好事占尽的道理。

殷正茂和朱翊钧结束了这次奏对,殷正茂要在京师逗留半个月的时间,还有的是时间。

从离宫离开之后,殷正茂前往了全楚会馆拜码头,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张党,有腰牌的那种,殷正茂可是高张决战中,极为重要的胜负手,殷正茂在两广荡寇平倭,给了张居正在朝中博弈,极大的底气。

张居正和殷正茂虽然多年未见,即便是殷正茂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党,但依然丝毫不影响彼此之间的友谊。

“这就是熊廷弼吗?太傅书信里那个天才?”殷正茂看着张居正身边的熊廷弼,从袖子里摸出一本书递给了熊廷弼笑着说道:“这是我平日闲来无事,写的算集,里面是一些算学的实务应用,算是见面礼了。”

“谢殷部堂。”熊廷弼一个呼吸急促,他刚刚搞定了算学启蒙,这应用题集就来了!还不能推辞。

谢谢嗷!

熊廷弼打开一看,也只能挠头,应用题很难,天才也有天才的烦恼。

张居正和殷正茂说起了最近朝中之事,殷正茂对开拓爵赏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虽然在殷正茂看来,陛下的步子有些急,但这是对开海的支持。

“这个元绪群岛居然有八十万顷良田?”张居正惊讶的问道。

“确切的说,是目前能耕种的有这么多,都是当地野人开垦的,说是开垦,其实就是撒把种子,收多收少全看天意,若是好好开拓,最起码有这个数。”殷正茂伸出两根指头。

张居正愣了神问道:“两百万顷?!”

大明清丈还田,搞到现在,也不过才784万顷,也就是7.8亿亩,结果殷正茂一伸手,就是2亿亩耕地,千岛之国元绪群岛,才多大,还都是岛屿。

如果说银子,那张居正决计不会动容,可是常田,那张居正只会高呼:自古以来,不可分割!

“一年三熟。”殷正茂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好好好!好!”张居正站了起来,不停地来回走动着,一边走一边说道:“好,五十年内能垦出这两百万顷,哪怕是只有三成种了稻谷,再加上番薯等救急作物,天象有变,亦不能灾!”

“殷部堂啊!你一定要在吕宋挺住,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