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万更(1 / 7)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回来得晚, 年礼都没时间准备。

好在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早早就挑了一些,让两人看着选就好。

十三福晋笑着道:“多得四阿哥和四嫂帮忙,给咱们提了不少建议。”

十四福晋也点头道:“还有九阿哥, 让九嫂过来给咱们也参详一番。”

两兄弟互相看了一眼, 笑了起来:“那回头咱们得上门给四哥和九哥,还有两位嫂子道谢才行。”

就连德妃都给两人选了不少东西,要是两位福晋挑的不合适,她这边还能补上, 免得过年两手空空实在失礼了。

十三阿哥连连道谢, 十四阿哥笑着道:“十三哥客气什么, 你跟四哥一起长大, 跟我还是一起去兵营历练的关系, 额娘就帮着准备了。”

可以说, 德妃也把十三阿哥当做是自己孩子一样对待了。

十三阿哥抿唇一笑, 脸上满是欢喜和感动。

他最后选了一块砚屏, 就是放在桌上的屏风, 上面刻着一千个福字,是个寓意不错的摆件。

东西不算大, 却十分精美, 上面每个字都是绣上去的, 还是双面绣,两边都能看见这福字来。

既体面又吉利,还不奢靡, 最是适合十三阿哥的年礼了。

这次过年颇为热闹,除了各家送的年礼之外,西洋也送来了礼物,是一架天文望远镜。

这让康熙十分喜欢, 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直接抬去了乾清宫把玩了起来。

另外西洋人还送来了玻璃画,这玻璃画不大,只比巴掌大一点,里面的人物风景却是栩栩如生。

要是放在灯下,更是连人物的表情都能清晰可见。

九阿哥看着就相当喜欢,唯一不足,就是这玻璃画也太小了一点。

他跟四阿哥嘀咕的时候,叶珂在旁边听见,就小声道:“这玻璃画不算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在玻璃上用油彩作画了,咱们的工匠也能做到,甚至还能做得更大。”

这就引起四阿哥和九阿哥的兴趣来了:“还能做得更大?油彩是用的彩釉吗?”

叶珂回想了一下,这边的玻璃画发展起来,该是在四爷登基之后。

不过那会儿用的是贴画,是贴上去,不是画上去的,不算是正宗的玻璃画。

还是到乾隆的时候,玻璃画发展迅速,用的颜料是用朱砂、雌黄、石青和赭石磨粉后混合而成。

比起西洋颜色浓厚鲜艳的油彩,用这些颜石磨粉后调出的颜色却更淡。

淡也有淡的好处,就是能画出层次来。

也就方便画家用丹青的方式来作画,画技更是出色。

比如小桥流水,这水深浅不一,仿佛在流动一样。

比如朝霞漫天,这霞光从远到近,美得像是仙女层层叠叠的纱衣。

叶珂想着他们这边的玻璃已经能做得比西洋人更大一些,要是还能在上面作画,画得更美,转头卖去西洋,真是个极大的买卖了。

毕竟西洋的画都是一个模式,不是玩水的女神,就是不穿衣服的小孩,可能还带翅膀那种。

最多是画了西洋的建筑,也是大同小异。

东方的画技就要好得多了,能画的就更多。

不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这些,光是仕女图能画出不同的风格来。

更别提还有山水画,或是绿营盎然,或是大浪涛涛,或静或动,画里的意境就能截然不同。

就是他们学着西方喜欢的这些人物画,也能画得更好更是栩栩如生。

叶珂想到康熙登基后这些年来,不说人祸,天灾就尤其多,对国库是个极大的考验。

虽然康熙很努力充盈国库,但是天灾人祸实在太多,消耗也大,最后留给四爷的时候,国库已经有些千疮百孔了。

要是能多做几个挣大钱的营生,把国库充盈起来,以后四爷的压力就能少上许多。

光是想想,叶珂就得努力琢磨这个玻璃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恨不得多想几个挣钱的营生来!

她看了九阿哥一眼,这玻璃画的营生他肯定不会放过。

该说九阿哥的运气不错,叶珂难得记住这么个玻璃画的颜料,摸索一下就能做出来了。

叶珂理论是可以,但是实操不行,毕竟作画方面只能算平常,于是含糊道:“我听闻咱们的彩石磨的颜料也能在玻璃上作画,却要试一试才行。”

九阿哥拍板道:“四哥,咱们就试一试?要真能成,这也是个好买卖了。”

毕竟刚才西洋人上贡玻璃画那骄傲嘚瑟的样子,让九阿哥实在看不惯。

要是他们真能做出更大更漂亮的玻璃画,九阿哥想想这西洋人震惊的表情一定很有趣。

四阿哥也是这么觉得的,就点头道:“此事我来试试就好,九弟忙着,只怕腾不出手来。”

九阿哥也爽快道:“那就劳烦四哥了,弟弟先把这些石头都准备好送到府上。”

两人嘀咕了几句,就把这事决定了下来,然后分同合作。

叶珂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等九阿哥坐回去后,她忍不住小声问道:“爷,要这玻璃画没能成,岂不是白费心思了?”

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