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今天也是万更(1 / 7)

弘历这个新伴读的年纪实在太小了, 四阿哥就索性点了两兄弟一起成为弘历的伴读,这样年长一点的兄长就能照顾小一点的弟弟。

换做是陌生的其他人当伴读,这么年纪小的孩子留在这里, 邱翰林也不能放心。

不过出乎四阿哥的意料之外,邱翰林相当放心了,还两眼放光道:“多谢四贝勒, 听说贝勒爷这边有不少孤本,要是能让小子看看就更好了。”

四阿哥无语,得了, 这是个书痴, 让孩子看了,背下来, 以后就能默写出一份给邱翰林看。

这算盘打得实在太响, 把四阿哥都镇住了!

不过看邱翰林的两个孩子也是两眼放光的样子,果然不愧是亲父子吗,这性子简直一模一样!

只是让看也没什么, 他们哪怕背下来以后默写一份,也只会自个看, 绝不会私下随意卖出去,所以四阿哥也不介意。

他点了头, 邱翰林这才想起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

年长的叫邱睿,小一点的叫邱智, 显然取的就是睿智二字了。

不过这两个儿子年纪不大,在四阿哥看来确实衬得上睿智二字。

长子邱睿要稳重一些, 性子也温和,书卷气十足。

小点的孩子邱智年纪不大,却很能坐得住, 据说每天去私塾旁听,顺道学会了不少字,只要不太深奥的书都会读了。

这实在出乎四阿哥的意料之外,却又更加满意了。

神童就怕小时候厉害,长大就趋于平凡,大多是因为自负自满,不努力,渐渐就落后于同龄人了。

看邱智的样子,对读书很渴望和喜欢,又十分刻苦努力。

要是一直如此,他以后只怕能有大作为。

四阿哥琢磨着这样的好孩子跟着弘历一段时间,纠正了弘历这浑身的毛病,以后让两兄弟跟着弘晖成为左膀右臂却也不错,很有培养的价值。

思及此,他又给弘昼挑了两个伴读。

想到之前弘历那个样子,四阿哥就特意挑选了两个性情温和又有耐性的孩子,年纪也是这里头最大的,两人都有九岁将近十岁了。

这两个孩子家中都有弟弟,跟弘昼年纪相仿,听闻兄弟之间相处得很不错,四阿哥就更满意了。

幼小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跟人相处,也更敏感一些,能跟年长的孩子玩得好,必然是这年长孩子更知道关爱和照顾幼弟了。

给弘时选的伴读,四阿哥就挑了一个性子活泼一点,一个则是稳重一点,算是相辅相成。

要两个都是稳重内敛,跟弘时玩不到一起,就不太能亲近,更不会听得进去了。

那个年纪小点的虽然要活泼一些,却是懂规矩守礼,读书也刻苦,是个不错的榜样。

伴读是来陪着读书,却不是当侍从的,所以他们都不会住在贝勒府,而是住在家里,每天早上过来,晚上再回去。

伴读们年纪小,四阿哥就专门安排了马车接送他们。

有了伴读,小阿哥以为跟以前没什么两样,只上课陪着的人要多一些。

弘时只觉得多了一个玩伴和一个能教自己背书的人,感觉上课更有意思了。

弘昼被两个伴读照顾着,又经常夸赞他,让他渐渐觉得自己背书慢一点是正常的事。

伴读还分享了自己小时候读书,根本不如弘昼几天就能背下来。

哪怕磕磕碰碰,弘昼这记性还是比两人要好得多。

如今有两个伴读帮忙念书,弘昼背书就要简单得多,熟读就能轻松背下,压力没那么大了。

弘历跟两人不一样,只觉得世界都要变了。

他明明是最聪明的那个,怎么到头来却跟伴读差距那么远了?

邱睿的年纪大一些,他读书好也是应该的。

但是邱智算下来比弘历还要小上一个月,居然背书更快,读的书也比自己要多,这就让弘历心里很不痛快了。

他明明是小阿哥里面最聪慧,读书最好的孩子,如今却要被这两兄弟彻底比下去。

弘历一开始是想要换掉这两个伴读,他们两人不在,自己依旧是学堂里最聪慧的崽了!

没等他跟四阿哥说,身边的嬷嬷先劝住了弘历。

毕竟弘时和弘昼对身边的伴读都很满意,就弘历觉得不好,人还是四阿哥亲自挑选的,这不是要反了天了吗?

嬷嬷哄了又哄,弘历才勉强接受了两人,打算自己刻苦点,就能超过这两兄弟了!

以前弘历上课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反正记住就行,回头随便一背就能过关,压根不需要努力。

如今他就不一样了,上课的时候特别专心,生怕漏掉一点。

等下课的时候,弘历还会主动找罗荣这个先生,想要多读点书。

罗荣按照四阿哥的意思开始教他们识字,弘历就想要罗荣开小灶,给自己多教一点,毕竟一看就记住了。

这个四阿哥之前也交代过,罗荣就婉拒了弘历,还说道:“只记住是不行的,小阿哥还得知道这字的意思,又在什么文章里面用到,反复熟悉才行。”

罗荣不乐意开小灶,弘历心里不高兴,还是老老实实把每天学过的都背下来,然后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