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来(1 / 2)

太子都习惯四阿哥什么事都操心一把,以为这次也一样,哪里知道四阿哥不去塞外,直接当了个甩手掌柜。

他既是太子也是兄长,就只能支棱起来,让身边人写下单子给两个弟弟送去一份。

身边人先确定好单子送过来给太子过目,他看着就有点熟悉。

后来太子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四阿哥几年前出塞的时候收拾东西给自己也送了一份单子来?

这单子改过几次,有些东西带着没用就去掉了,有些需要的就添上,于是是最适合的单子。

太子无语,身边人索性把四阿哥的单子抄一份送过去吗?

他想让人重新拟定一个单子,但是怎么都不可能比四阿哥这个更好,只好就这么送过去了。

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等下朝的时候,特地到殿外亲自跟太子道谢,又说单子来得及时,两人正不知道该如何收拾行李。

大阿哥正好经过,听了一耳朵不由嗤笑道:“太子殿下送的单子是不是这样的?”

他从怀里拿出一张单子,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凑过去一看,还真是一模一样,于是点了点头,心想太子难道给大阿哥也送了一份吗?

不是说两人一直不太对付的样子,太子居然还关心大阿哥呢?

大阿哥一眼就看出两个弟弟的心思,哼笑道:“这单子是老四拟定的,太子也就是借花献佛,你们还真道谢错了人。”

说完,他就施施然走了,压根不管太子的面色有多尴尬。

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面面相觑,两人虽然年纪小,却明白大阿哥和太子不对付,他们就是受池鱼之殃,赶紧手牵手溜了。

大殿外人来人往,太子沉着脸,明白大阿哥就是故意的!

他还不能在这里发脾气,只好甩袖离开。

殿门口这小插曲自然没逃过康熙的耳朵,他听后只点头道:“朕知道了。”

李德全见康熙没有动怒,甚至都没有抬头,依旧看着手里的折子,似是没放在心上。

两个最年长的儿子一向不对付,康熙也是习惯了。

平日他都会对大阿哥有所不满,觉得大阿哥对太子不敬。

这次康熙却觉得大阿哥说的也没错,太子拿着四阿哥拟定的单子送给两个弟弟,就该事先说一说,当做是自己写的是怎么回事?

康熙忽然说道:“你去让人把老四那个单子抄一份送来。”

李德全应下,很快就把单子送上。

康熙仔细一看,不住点头。

四阿哥向来谨慎稳重,这个单子里的东西都是能用上的,多余的一个都没有,显然亲自再三修改过。

这样的好东西他直接就给了太子,其他兄弟们手里头也有一份,并不吝啬,看大阿哥手里拿着单子就知道了,却是个实诚人。

康熙的指尖点着单子笑道:“老四是个爱操心的,去塞外东西多了不方便,少了却又不好采买,这些东西却是正正好了。”

李德全笑着附和道:“有四贝勒这单子在,十五和十六阿哥第一回跟着皇上出门心里就有数了。”

闻言,康熙颔首道:“是啊,老四要是亲自送去,两个弟弟自然感激不已,却偏偏给太子做了人情。”

他只觉得这个四儿子真是个实诚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受委屈了也不说。

说起来,十三阿哥这性子跟四阿哥也相似,两兄弟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这次要不是四阿哥发现,十三阿哥这病一开头没好好治,后边恶化后就根治不了,也不会特意告知康熙。

他就吩咐道:“听老四说,弘晖的箭术大有进步,把朕小时候用的小弓派人送去给四贝勒府。”

康熙用过的弓箭都在库房小心收着,除了一副送给太子之外,也就弘晖有此殊荣,就连十四阿哥都没收到过。

李德全亲自出宫送这副小弓去四贝勒府,四阿哥十分诧异,领着弘晖收下后,对着紫禁城方向拱手连连谢恩:“多谢皇阿玛,有劳李伴伴了。”

接过四阿哥的荷包,李德全笑眯眯道:“皇上看了四贝勒总结的出塞行李单子,感觉十分周全。正好听闻大阿哥的箭术大有长进,就特意让奴才送了这副小弓来。”

四阿哥明白李德全这是透露了康熙为何突然给弘晖送小弓的缘故,连连感谢,让苏培盛送李德全离开后,见弘晖拿着小弓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笑着道:“你去练武场试试,可要好好珍惜。当年皇阿玛用这副小弓跟着侍卫学箭术,刻苦练习,箭术才极为出众。”

前几年康熙围猎的时候,一天最多的一次打了三百多只兔子。

他已经不是正壮年的时候,哪怕有侍卫驱赶猎物,一天之内三百多只兔子依旧十分耗费体力,手臂也得一直稳才行。

当然康熙这些年来围猎打的最多的是老虎,还能连发三箭。

弘晖听得十分佩服,拿着小弓去后边练武场练习了起来。

如今尚书房换了太傅,叶珂原本还担心弘晖可能会不适应。

回头却发现弘晖每次去上课比之前都要积极,下课后看着心情不错,显然对新太傅很是满意。

康熙不满意太傅,直接换掉,下午的武师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