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 修一修(1 / 2)

天色刚亮,一辆马车从宫门往外走。

马车走得不快,车内的四阿哥揉了揉额角,一向精神奕奕的他难免露出几分疲倦来。

先是正月康熙五旬大寿,整寿必然得大办。

太子领了这差事,带着四阿哥忙活了好几个月才办得齐齐整整。

康熙对寿宴十分满意,正月后南巡就叫上了太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船队一路走走停停两个月,在三月中旬才回京。

哪怕四阿哥年轻,这样连轴转上半年也有点吃不消。

四阿哥在南巡路上只收到叶珂的两封信,一封是一个月前提了宫里行李迁出宫里,足足收拾了几十车,一天搬不完,需要好几天才行。

一封是七天前,说是贝勒府已经收拾妥当,就等着他回家来了。

四阿哥从怀里拿出两封信笺,把后边这封慢慢展开,看着娟秀的字迹上写着“回家”二字,忍不住心里熨帖得很。

叶珂办事他自然放心,新府邸必然收拾得极为妥当。

四阿哥就怕这位四福晋什么事都喜欢自个揽着,没分给其他人去办,指不定又要把自己累着了。

四福晋做事一板一眼,极为认真,对别人严格,对自己就更为严苛,叫他不由担心得微微皱起眉头来。

他对叶珂的字迹尤为熟悉,这封信明显比之前写的短,字迹跟之前没什么不同,却能看出握笔的人力气大不如前,笔锋虚了不少。

四阿哥大婚后一直十分忙碌,不是跟着皇阿玛出外巡查,就是接了差事出远门,要么这两年准备寿礼。

寿礼虽说是给玉雕师傅做,图纸却是四阿哥亲自画的,这才够有诚意。

他反复改过几遍,这才算是满意了,玉雕师傅开始动手后,四阿哥还得时不时查看进度,还隔三差五亲自去看雕刻的轮廓,丝毫不敢有一点差池。

毕竟好玉难寻,这要是雕坏了一小处地方,那就是功亏一篑了,另外再寻这么大的好玉原石,只怕不可能了。

四阿哥近几年被康熙更重用了一些,也想在皇阿玛面前表现一番,于是忙得脚不沾地,几乎很少留在京城。

这不他才刚回来,康熙还打算五月的时候出巡塞外。

康熙还没公布这次出塞会带哪位阿哥,四阿哥也得心里做个准备才行。

他正琢磨着,外头的苏培盛小声提醒道:“主子,贝勒府要到了。”

四阿哥这才回过神来,马车缓缓停下,福晋领着后院的几人早早就在门口来迎接。

他下车第一时间看向最前头的四福晋,她巴掌大的脸上略施脂粉,身上的旗装花团锦簇,难得的鲜艳颜色,衬得四福晋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裙摆是一簇簇粉色的芙蓉花,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四阿哥看得一怔,毕竟叶珂一向穿得素净,除了过年过节很少穿上艳色的旗装,说是在人前不够规矩,颜色过分鲜艳带着一丝轻浮。

他想着叶珂两个月没见自己,这是满心欢喜,才会穿上难得一见的鲜艳旗装。

等叶珂笑着迎上来,难得没跟以前一样板着脸的样子,四阿哥就更觉得如此了,也跟着笑道:“这两月一切都好?”

叶珂笑盈盈道:“爷,一切都好。”

她抬头仔细打量四阿哥,看的时间稍微有些久了,叫四阿哥不自在的时候,叶珂这才收回目光道:“爷瞧着晒黑了,也瘦了,想必一路巡视河道很是辛苦。”

“厨房已经准备好热水,送去后院了。爷一路风尘仆仆,船上多有不便,只怕不方便沐浴,先好好洗一洗。”

四阿哥点点头,确实在船上烧热水不方便,他大多就是擦擦身。

只偶尔下船落脚的时候,在行宫里他才能痛快洗上一回。

如今四阿哥浑身累得很,确实只想要好好沐浴,然后吃点东西睡下眯一会眼。

他只顾着跟叶珂说话,叶珂说到后边就引着他往主院走去。

后院其他人就有点站不住了,最是稳不住的李氏先开了口道:“爷看着瘦了许多,叫人看得心疼。三阿哥许久没见着阿玛,也很是想念。”

四阿哥听见她提起三阿哥弘时,面色和缓了不少:“明儿我去看看弘时。”

李氏得了准信,心里欢喜,倒也不再多话。

其余人等,比如钮钴禄格格,耿格格和宋格格听得羡慕。

四阿哥也没有顾此失彼,看着几人问道:“弘历和弘昼都还好吧?”

钮钴禄氏连忙笑着点头道:“弘历都好,就是有些皮实,喜欢到处跑。”

耿格格也道:“弘昼也是,如今小腿倒腾得快,四处撒欢儿。”

听着两个儿子身体长得壮实,也已经会跑了,四阿哥心下满意。

他正月出发去南巡的时候,两个儿子才周岁会爬,不想才两个月的功夫,孩子都会跑了,心里不由感慨孩子长起来是真的快。

唯独宋格格之前生下一个小格格,可惜不足月就夭折了,这会儿就颇为尴尬,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好在四阿哥也没有忽视她,说了一句:“宋格格瞧着面色比之前好一些了,养身丸看来吃着不错,要吃没了,只管跟苏培盛说一声,回头再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