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7)

也是在和一群观众的刺激和关注下 , 这一次苏屿 400 米半决赛的关注热度才会这么空前 , 而苏屿最终顺利晋级决赛之后 , 话题才会那么快地直接冲上了热搜榜一 。

【# 苏屿晋级 400 米短跑决赛 # 啊啊啊 , 看了今晚的 400 米决赛 , 也好刺激啊 !

我怎么感觉 400 米的这个比赛观赏性好像比 100 米还要强一些 ? 】

【# 苏屿晋级 400 米短跑决赛 # 前面的朋友 , 这是因为 400 米的时间比较长 , 选手们相互之间看起来比较有来有回吧 ? 哈哈哈哈 ! 】

【 有一说一 , 这个苏屿是真的牛逼啊 , 前一天 100 米进决赛 , 第二天 400 米进决赛 , 我对田径项目不太了解 , 像是这样兼项又都能进决赛的选手多吗 ? ? 】

【 to 楼上的朋友 , 短跑这里兼项的选手其实不少 , 不过绝大多数都是 100 米 、

200 米兼项 , 像是苏屿这样 100 米 、200 米和 400 米一块儿兼项的选手还是相对要较 4

一些 。

另外 100 米 、200 米兼项而且都能冲击奥运决赛的选手也有 , 当然数量上肯定没那么多 , 另外在亚洲的话 , 苏屿目前的短跑兼项实力 , 完全可以算是独一档的了 , 毕

竟整个亚洲范围内 , 除了苏屿 , 还没有第二个选手能够同时获得短跑三个单项的奥运参赛资格 。 】

【 丫前面的朋友说得对 , 苏屿这个兼项实力在亚洲范围内的话 , 真的是绝对的 T

OP 了 , 其实恐怕还不只是亚洲范围内 , 就他这个年龄段 , 在这 3 个单项上都拿到这个成绩的 , 他应该已经是史无前例的第一人了 。】

【 笑死 , 别说了 , 我刚刚在外网上逛了一圈 , 那些海外的选手现在已经心如死灰了 , 在这一场 400 米短跑半决赛开始之前 , 我还看到有人信誓旦旦地说 , 苏屿这个年龄 , 他的体能状况 , 绝对无法在 400 米的半决赛上取得什么好成绩的 。

那个账号和内容的底下 , 还有一群外国倡在讨论苏屿的劣势 , 比如爆发力 、 力量偏弱 , 比如前程阶段的加速启动较慢 , 甚至还有说苏屿的身材不适合 400 米的 …...

2333, 总之一个个的 , 批判得可欢了 。

结果就在苏屿那一场半决赛结束的时候 , 那个博主就已经删掉了他的这一篇博文内容 , 不过没什么用 , 现在 INS 上关于那篇博文还有底下的都被截图传播起来 「

截图的博主还给了一段经典发言一一 「 就算他的一切都不适合 , 但他才是胜利者 , 胜利者有权书写一切 「。 】

【? ? ? 这段话什么意思 ? 怎么有点没看懂 ? 】

【to 前面的朋友 , 这段话还不好懂吗 ? 其实就是胜利者决定论 , 我们都知道 ,

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 然后从而得出其中规律的 , 就像是通过数据分析 , 我们普遍认为身高在 175+5cm 的数据是适合百米短跑的身高数据 , 又认为 180

5cm 的身高是适合 400 米短跑的身高数据 。

通过这些经过学者精心研究得出的数据结论 , 教练在选材的时候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选材 。

这就是学者对竞技体育的重要帮助之一 。

同样的 , 过去的科学家还认为黄种人无法打开百米十秒大关 , 黄种人的百米短跑极限就是十秒整 , 这也是科学家的预言之一一一不过我们现在都知道啦 , 这个预言就是个 der。

当然 , 我们也要承认 ,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 , 科学家的预言还是比较准确的 , 根据科学家的这些数据理论 , 我们可以挖掘到适合各个项目的 「 人才 , , 但我们也必须清地认知到 , 如果完全按照科学家的这些数据理论 , 是找不到真正顶尖的天才的 。

就像是二十年前传奇的短跑之王 , 他的身高将近两米 , 还是扁平足 , 如果按照常规选材的方式 , 他绝对不会成为一名短跑选手 。

但也正是他 , 在世界田坛留下了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纪录 。

在他的职业生涯前期 , 体育媒体和专家对于他的评价都是 「 他不适合短跑 , , 而等到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成绩之后 , 体育媒体和专家对于他的评价就变成了 ER

因为他有着出众的身高优势 , 所以才能够取得这样的传奇成绩 “。

你看 , 同样的一个人 , 他的条件并没有发生改变 , 但是周围对于他的评价却发生了这样极端的变化 。

这就是胜利者决定论一一只要你嬗了 , 那么你本身的一切就代表着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