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铁路(2 / 2)

r>
“雅利安先生,当初轮船上那个大烟囱!”

雅利安:“是的,就是那个东西,和烧开水会有汽冲击壶盖一样,这些水蒸气在密闭空间内就会形成高压,反复推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齿轮和曲轴,最后使车轮运转起来,如果你们见过纺织厂内那些用于生存的蒸汽机,大概就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它的运行原理了。”

纺织厂确实是最容易接触到蒸汽机的地方尤其是在远东,实际上远东第一条铁路是1865年,英国资本家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的一条铁路。英国人“以一种奇怪的小汽车,在铁路上跑,速度非常快”,想借此博得清政府的认同。可是,这条铁路不但没有获得赞赏,反而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恐慌。于是,慈禧太后下令让步军统帅以“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为由,把它拆除。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夭折了。

这条铁路存在时间极短,所以很多人并没有见过,反而是纺织厂在远东有不少,毕竟带给人的冲击力没有铁路震撼。

第一次见到工厂里靠蒸汽机运转的机器,大多数人都会赞叹一句:“技巧精良。”要是第一次见到蒸汽机车,则会引发恐惧,英国作家狄更斯就对铁路的情感非常复杂,他既叹服于铁路的巨大威力,又对这种不可控制的力量感到恐惧。在《董贝父子》中狄更斯通过记述“斯达格花园”的变化描述了铁路的强大破坏力:“到处可以看到地震的痕迹。”用“地震”作比,形象地展现出铁路修建带来的破坏感,也暗示着劫后难以恢复原状的持久性伤害。作者还通过使用“摇摇欲坠”“乱七八糟”“混杂”“破败不堪”等消极字眼让读者感受到修建铁路带来的破碎感和混乱感,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