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兄弟拉扯(2 / 2)

“有这种条件就不错了,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天选之地,条件怎么能是东非这种边缘之地可以比拟的。”弗朗茨颇为自豪的说道。

斐迪南狠狠地鄙视了一把自己的哥哥,不过东非也确实不争气,百十万国土,就这么点资源,也难怪一直没有被人盯上。

斐迪南作为东非王国海军总司令,对东非许多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自然提前看过这份黑兴根财团经济部门提供的资源清单。

东非东部国土两百多万,看起来比奥匈帝国大的多,但是资源禀赋确实和奥匈帝国在同一水平,其中还有北方一大片沙漠的无效国土,好在索马里虽然也是热带沙漠,但是有谢贝利和朱巴两条大河经过。

即便这样,东非光是东部的资源能达到奥匈帝国水平,也应该引起奥匈帝国重视,为什么效果平平呢!

这是因为清单被恩斯特做了手脚,清单上是东非的部分详细矿产资源分析报告,以及东非王国的开采计划。

这份清单,主要公开了是坦桑尼亚南部(马拉维湖东岸)煤和铁矿分布情况,以及肯尼亚地区的矿产资源。

至于大湖区的金矿,自然不会对外开放,还有加丹加高原的铜矿也被东非雪藏了,那处铜矿太巨大,足以改变世界铜矿产业格局,就像前世中东石油会滋生霉菌一样。

铜这种全世界都稀缺的资源,同时还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普及,用途最广泛的,使用量最大的金属之一。

铜自从被人类发现,利用,就一直是最重要的金属之一,尤其是铁器时代之前,就是最重要的金属。

铜矿引发的战争也不在少数,恩斯特前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那就是远东的商王朝,其喜爱发动战争的理由是什么,其中铜矿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就和霉菌喜欢石油一样,那个时代铜矿就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合作也要防一手,就单单肯尼亚的资源足够让奥地利吃的满嘴肥油了,至于煤铁两种矿产,说实话对奥地利吸引不大,奥匈帝国的各项主要矿产资源在欧洲都名列前茅,完全够用,要是价值不高,有那功夫多从巴尔干半岛想想办法都比从东非海运强。

而东非政府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开发南肯尼亚的三个省,也就是东方省,南普鲁士省和西大湖省。

想把这些资源运到蒙巴萨港出口到奥地利,怎么也要帮东非修条铁路吧!

同时还能替奥匈帝国的铁路部门和公司拉拉订单,东非的钢铁产能支撑不起这样的大工程,同时其他设备也要从奥地利进口,而机车也由奥地利提供,东非则用矿产资源还账。

现在苏伊士运河开通,运输成本也被降低了,的里雅斯特到蒙巴萨距离不算远,还是很划算的,毕竟谁也不会嫌矿多,失去洛林铁矿的法国就是例子。

眼下优先开发南肯尼亚地区,至于坦桑尼亚怎么办,其实没有啥好办法,好好种地就是了,前世坦桑尼亚就是个农业国,其资源状况不及肯尼亚,这一世顶多强一些,坦桑尼亚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要看赞比亚的发展,赞比亚发展起来了,坦桑尼亚也就不成问题,毕竟港口都集中在东部,东非高原地理状况很好,搞定交通变成前世德国那样东非自己的十字路口还是有可能的。

合作的基础是能赚到钱,这方面不用担心,东非政府本身也是买家,生产出来的矿产,自己也能消化一部分,甚至能吃掉一半以上,其他的运回奥地利支持奥地利的发展就解决了。

合作意向很明确,是奥地利而不是奥匈帝国,恩斯特一直在想办法加强奥地利境内德意志民族优势,尤其是亚得里亚海附近德意志人的优势,意大利人不在少数的的里雅斯特很危险。

的里雅斯特是连接德意志和东非的通道,自然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比较好,所以黑兴根财团一直致力于在的里雅斯特招募意大利移民,效果只能说中规中矩,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的里雅斯特经济状况很好,唯一的优良港口,加之奥匈帝国全国作为经济腹地,甚至可以辐射到东欧和南德意志地区。

减少意大利人口成果不大,那就增加德意志人口,的里雅斯特的粮食加工厂区就吸收了一大批德意志人前来工作。

现在解决不了的里雅斯特人口问题,不等于未来解决不了,恩斯特都想好了,作为工业城市的里雅斯特总该逃不过经济危机的制裁。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