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近卫师境况(1 / 2)

东非陆军的变化相比起十年前还是比较大的,不过1885型国防军用钢盔比较显眼,一下子就把东非军人的气质提升了一个档次,至少在恩斯特看来是如此,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些人的审美就和恩斯特不一样也是没有办法。

抛开这个钢盔,其他地方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尤其是国防军的衣服布料质量和鞋子材料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整体军服在外表上和从前没有太多变动,但是因为内罗毕和蒙巴萨等纺织厂技术进步,新机器的采用,还有东非布料原料的拓展,我们的选择更多,就比如袜子的选材是索马里棉花产区的优质长绒棉,吸汗透气,大大提升体验感,还有东非皮革产业的发展,也为军靴提供了充足原料。”

说到军靴的原材料,自然以皮革为主,东非畜牧业大发展,为东非提供了数量充足的牛皮,同时东非的其他动物皮革也十分丰富,最着名的也就是鳄鱼皮产业,只不过鳄鱼皮革主要以出口为主,再者,东非盛产橡胶,这样军靴的胶底也能得到充分供应。

除此外在沙漠地区供应的帆布沙漠靴在东非产量也不小,毕竟东非本身是优质麻棉产地,剑麻,黄麻,以及各种品类的棉花品种等都有种植。

“军靴取代从前的布制军鞋,能更好的应对恶劣路况,同时更加容易清理和打理,卫生干净,非常适合在湿润多雨地区使用。”

东非虽然经过了大基建,路况大大改善,但是之前路面的建设,依然以土路和沙石路为主。

而东非大部分地区都有雨季,所以军靴能更好的适应泥泞路面,当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容易闷汗,不过这点无法避免,即便前世,很多军靴也有各种各样的弊端,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

“目前军靴品种主要分为三大类,一个是沙漠靴,一个是登山靴,最后也就是使用最宽泛的常规军靴,因为我们近卫师部队辖区特殊的原因,我们基本没有装备前两种军靴。”

毕竟长筒军靴又重又笨又闷脚,所以并不适合日常使用场景,所以受到士兵欢迎。

“除了军靴以外,近卫师还配有常规军鞋,主要是在旱季使用,因为东部两个雨季的原因,所以一年有两次轮换,同时也是日常使用的便鞋,在不需要训练,出任务的时候,更受欢迎。”

“殿下,我之前说过,日常训练依然以常规军靴为主,我们近卫师的训练强度是很大的,随时处在战斗状态,所以训练期间依然以常规军靴为主。”

恩斯特问道:“现在不还是旱季么?你们怎么套着长筒靴?”

近卫师辖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平原,所以对前两种没有应用场景,而其他军区就要按照实际选择了,就比如北部军区和南部军区有大量沙漠靴采购,而西北军区的登山靴很普遍。

听完莱得利斯的解释,恩斯特很满意,他说道:“这么做是对的,既然加入了国防军,那就要学会吃苦,毕竟战场环境比现实恶劣百倍,千倍,而近卫师作为东非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扬带头作用。”

近卫师和国防军还是有些区别的,不过依然属于国防军序列,这和东非的国情息息相关。

东非国防军任务是保卫国安全,守卫领土完整,扞卫国民安全和利益,这个旗帜要树立起来。

毕竟东非是君主专制国家,现在的东非就是“家天下”的事实,所以不能让东非国民错认为国防军是欧洲那样皇帝的军队。

如果成了为皇帝或者国王打仗,那如何调动军队守家卫国的积极性,维护东非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近卫师名义归属国防军序列,对应对19世纪国际社会变化是有益的措施。

至于对王室的忠诚,也不需要过于担心,毕竟国王和王室本身也是东非国民的一份子。

恩斯特接着说道:“当然,作为国家,不单单要依靠军人的付出,我们也要积极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提高军队待遇,这和国防军的使命并不冲突,所谓术业有专攻,军队职业化是必然趋势,就像现在部队的条件每年都在得到改善,新装备,新武器应用都是为了我们建设保卫东非人民‘新家园乐土’的重要任务。”

实际上东非军队这些年来待遇提升和恩斯特压制军队扩张有关,军队不扩张,而东非陆军的经费却在增长,这种情况下,势必要花更多的钱在武器装备投入上。

还有一点就是伴随着农业开发,工业发展,东非物价水平也在进一步降低,很多需要进口的物件实现了国产化,典型就体现在出口量增长速度大于进口量增长速度。

而东非进口的大项,基本上就是热带地区无法生产,或者东非比较缺乏的物产,最典型的就是东非药品进口。

东非药品出口主要向周边非洲其他地区扩散,但是进口数量远大于出口数量,因为很多药材生产在远东帝国,而东非中医普及率又比较高。

同时,东非也会少量进口国外的瓜果蔬菜,像苹果这种典型的寒温带作物,东非就不种植生产,还有小麦东非也有进口,虽然东非本身就是小麦生产大国,主要是质量上无法和温带相比,不过这是针对东非当前小麦产区而言,实际上南方产区小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