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二毛的光荣级巡洋舰(3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3229 字 2023-02-20

库兹涅左夫号个头比较大,所以老毛子最终选择了苏-27K作为舰载机,还给了个苏-33的编号。 但是,如果用在给阿三改装的超日王号上,这款舰载机个头就太大了,超日王号使用的升降机都无法承受苏-33的体积,毕竟它原本是操作雅克-38的。 所以,超日王号上装备的只能是米格-29K。到了后世,无数的三流媒体也是用这个事实来说明苏-33过时了,米格-29才是王道,这分明就是不顾事实瞎扯澹,苏-33的性能远超米格-29K,只不过,它需要排水量六万吨以上的航母才能搭载而已。 至于后来库兹涅左夫号上也搭载了米格-29K,这就是老毛子无奈的选择了。毕竟,苏-33的生产线已经关闭了,他们就需要那么十几架,最多二十架舰载机,不可能重新启动生产线,重新投入生产,而且,苏-33已经老旧,还得升级,老毛子没钱啊。 米格-29K就不同了,有阿三的资金支持,米格-29K已经成为一款现代化的战斗机了,老毛子趁着这个机会,干脆自己也订购一批,放在库兹涅左夫号上,吃别人的剩饭,真香。 中国海军当然也不会选择米格-29K这种鸡肋,就算是米高扬设计局进行了各种改进,依旧无法解决它的短腿问题。海军舰载机数量有限,当然要有长续航能力的才行。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的额外答桉。 秦涛为了海军的发展,四处奔波,几天之后,再次来到了尼古拉耶夫市。 和几个月之前相比,这里似乎没什么变化,温暖的海风吹过,这里的枝头吐出了嫩芽,已经是一片生机盎然。 负责接待的,是曾经负责出售瓦良格号的阿斯纳耶夫,以及445造船厂的厂长莫斯卡连科。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在造船业里面也是如此,当444造船厂无以为继的时候,445造船厂还能残延苟喘,他们接到了一艘油轮的任务,造船厂的船台上还在造船,看上去有那么一丝欣欣向荣的感觉。 而且,造船厂也没有改名,依旧叫做61公社造船厂,似乎还在继承当年的辉煌一样。 “1164型巡洋舰是我们曾经建造过的最强大的巡洋舰,它的排水量足足有一万多吨。”阿斯纳耶夫似乎把基洛夫级给忘记了,直接吹嘘起来:“现在,它的建造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多,只要再有两亿美元的资金,就能将它完全建造起来。” 说话间,众人已经走到了舾装码头上,和秦涛一起过来的郑明,在看到这艘军舰的时候,就皱起来了眉头:“它的表面已经锈迹斑斑,还能正常使用吗?” “当然没问题。”莫斯卡连科立刻点头:“就和那艘瓦良格号一样,别看表面上都是锈,只要除掉表面的浮锈,里面还是铮亮的。钢铁的东西,总是要生锈的。但是,我们的船用钢板质量很好,绝对不会锈透的。” “你们已经有了瓦良格号,需要有护航的军舰,这艘罗波夫海军上将号,是你们的最佳搭配!”阿斯纳耶夫说道。 听到这个带坑的话,秦涛立刻摇头:“阿斯纳耶夫,我的老朋友,希望你能知道,那艘东方海上堵城号,是打算改造成为海上堵场的,它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艘航母。” 不可能?那你们找大毛去协调舰载机是怎么回事?阿斯纳耶夫的心中有些好笑,不过,既然对方不承认,那阿斯纳耶夫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它的排水量足足有上万吨,携带了大量的导弹,所以,非常适合作为舰队的主力。”莫斯卡连科继续忽悠。 对他们61公社造船厂来说,这艘军舰是最重要的财产,而且,有了444造船厂的教训,他们绝对不会把这艘军舰拆成废铁,一定要将它建造完毕,然后卖出去,发挥出来这艘军舰应有的价值来。 最合适的采购对象,当然是中国了。 “你们从大毛那里,已经买了两艘956型驱逐舰,其实,那种军舰的性能,根本就没法和我们的1164型相比。”莫斯卡连科继续做对比:“首先从排水量上来说,它足足有一万多吨,现在,除了美国,全世界就没有第二个国家能生产这种级别的军舰!从武器系统上来说…” “和956型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反舰导弹,我们如果采购的话,希望能一起采购到五十枚P-500反舰导弹。”秦涛说道。 这话一出,阿斯纳耶夫和莫斯卡连科又愣住了。 采购P-500,开什么玩笑,这件事不是他们能做主的啊! 甚至,就连他们造船厂里面的军舰,也不是他们能做主的,这些帝国时代的遗产,很多都在大毛的海军之中服役,如果卖掉,那就会泄漏大毛海军的秘密。 所以,最合适的方案,要么自用,要么卖给大毛,前些年里,他们一直都是打算卖给大毛的。 但是,看看大毛现在的状况,就能知道大毛海军根本就没有能力采购,那艘瓦良格号项目的最终失败,就说明了这个事实。 大毛海军也最终放弃了这艘军舰,让二毛自己处理,这才有了二毛将它卖出去的想法。 但是,上面的很多武器,却是不能卖的,P-500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反舰导弹,就算是升级成了P-1000,那也不能出口过去的型号,大毛库存着导弹,打算以后使用的,作为大毛海军的高级机密,绝对不能泄露。 “秦总,贵方采购的956型驱逐舰,上面装备的导弹,射程只有一百多公里,所以在出口的许可之内,我们现在这艘军舰上,反舰导弹的射程超过了五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