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伦敦国际防务展(2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3153 字 2023-02-20

,你们有宣传册吗?” “没有,请看我们的宣传大屏幕。" 各个厂商不约而同的,摆起来了投影幕,直接宣传,想看可以,想带走没门! "为啥不印宣传手册了?” “节约纸张,我们要爱护大自然,我们要环保。“ 那些人说起这个借口来,倒是理直气壮,他们总不能说,我们是怕你们拿着宣传手册去山寨吧?这样说出去,他们也会感觉到比较丢人的。 此时,这还是东方面孔的人第一次接触防务展,要资料,这些人当然也会非常热情地给资料了,记者朋友要能不给吗?这些资料,在记者手中,就是一种宣传啊。 “209潜艇!”原本还是在英国展台这边闲逛,但是,当看到那边德国展台的潜艇的时候,秦涛就忍不住掉头扑了过去。 国内的海军技术相当落后,就连当年提出的空潜快的方桉,现在也处于落伍状态。 空中力量,只有八爷挑大梁,遇到潜在敌的先进的三代机,那就只能是拼消耗了。潜艇力量,还是老旧的二战潜艇技术延伸下来的,潜艇外形还是以水面航行为主的,快艇方面,也只有秦涛给打造的022导弹艇,算是赶上来了。 现在,看到了德国的潜艇,秦涛就非常的激动。 明州船舶工业集团,还没有尝试过造潜艇呢,现在弄点资料回去,给设计处的人研究研究。 要说造潜艇,德国人绝对是最牛的,毕竟,在二战时代,大西洋的狼群,就让盟军们吃够了苦头。 在二战结束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德国是被禁止制造潜艇的,德国可以有坦克,毕竟要在地面上阻挡西方滚滚的装甲洪流,但是,德国潜艇带给其他国家太大的震撼了,他们不想看到德国再次拥有强大的水下恶狼。 一直到了56年,德国加入北约,才获得了制 造潜艇的许可,但是,排水量被限制在五六百吨上,德国人搞出来了205和206这种小型潜艇。 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各国的二战时期的潜艇都开始陆续退役,他们在寻找自己的潜艇替代方桉,第三世界的国家也开始发展潜艇部队,德国优秀的潜艇设计师们,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虽然德国被禁止获得排水量上千吨的潜艇,但是没有阻止他们销售啊!德国潜艇原本就很有名,同时,他们还失去了美国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人已经对常规的柴电潜艇不感冒了,他们的水下清一色的都是核潜艇。美国海军不要常规潜艇了,美国造船业的常规潜艇工业就被废弃了。 美国海军自己都没有,其他国家就更是不可能从美国买了,所以,德国人设计出来了209潜艇之后,立刻就成为了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常青树。 具体有多火?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209潜艇一直卖到了2020年!(虽然二一世纪已经有了212和214,但是还是有客户采购209。)所以,秦涛对这款潜艇非常感兴趣,既然来了,当然也要把这种常规潜艇的资料带走。 "我们最大型号是1500型,这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已经增加到了1860吨。"吕贝克工程设计所的工程师赫尔穆特的脸上带着笑容,看向了围在他前面的人:“从排水量1207吨的1100型,到这种近两千吨的1500型,总有一款是适合各国海军的。"209潜艇只是一个统一的型号,在这款型号里面,还下分了五款,从1100到1500,总有一款能够被用户选中,德国人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精明的。 秦涛挤了进去,向对方说道:〃请给我来一份资料。” 虽然国内的潜艇技术发展,还是和老毛子一脉相承的,从老毛子那里采购了基洛级潜艇之后,就开始改良自己的潜艇,不过,博采众家所长,弄点209潜艇的技术资料回去,也是不错的。 赫尔穆特看到了秦涛,脸上带着笑容,随手拿起一份厚厚的印制精美的宣传册,刚刚想要递给秦涛,突然间,一个声音传来。 “不要给他,他是竞争对手!” 尼玛,哪里来的拆台的? 秦涛有些好奇地看过去,然后,心中就是咯瓒一下,这叫什么?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头? 那个声音的主人,正在迅速走过来,赫然便是巴赞公司代表罗德里格斯! 当初在暹罗国那里竞标的时候,秦涛把罗德里格斯给硬生生的气吐血了,后来就没有再见过,谁能想到,这个着名的英国伦敦防务展,他们巴赞公司居然也来了。 而且,更凑巧的时候,罗德里格斯在会场上,偶然发现了秦涛,于是,一路跟踪,一直到现在,才终于出言阻止。 秦涛的脑子里,电光火花般的闪过一个念头,绝对不能承认,否则的话,接下来想要再拿资料,可就不容易了。 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薇塔丽亚已经走了上来,目光有些高傲地看向罗德里格斯:“这位先生,您认错人了吧?他是我们自由报的记者,怎么会是竞争对手?” “记者?他怎么可能是记者,他是东方明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负责人!他曾经去暹罗国航母竞标,我认得他!"罗德里格斯的目光中带着阴沉,如果他会说中国话的话,一定会用那句名言:就算是烧成灰我也认识他! “我们自由报是俄罗斯的报纸,这位先生是我们雇员,你一定是认错人了,毕竟,在我们西方人眼里,东方面孔的人,大致都是一样的。”薇塔丽亚继续说道。 “提起暹罗国竞标的事情,我倒是想起来了,有个西班牙公司,叫什么来着?对了,巴赞公司,他们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