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六章 请罢殿试(2 / 2)

旦权知贡举,在某种意义上,那一科的考生都是王旦的门生。

座主和门生,向来是最牢固的联结之一。

……

……

……

青州。

松林书院南邻云门山,北临阳河,依山傍水,风景很是秀丽,起初,松林书院只是一处私塾。

因为王曾少年时期曾经在这里就读过,待到他连取省元、状元之后,松林书院在当地顿时名声大噪。

二十年过去,松林书院已经成了青州最为知名的书院。

自王曾贬至青州后,他便时常造访书院,兴致来了,他也会给书院中的学子讲讲课。

对于松林书院,王曾是有感情的,这些年来,王曾陆续捐赠了数百亩良田当做学田。

不仅如此,他还捐助了一大批经典。

这一天,王曾悄然来到书院,这回到书院,除了山长之外,他谁也没告诉。

毕竟,他是为了散心来的。

最近这段时间,王曾心中很是烦闷。

官家推行的观政制度,他是众多的反对者之一。

虽然进士观政的确有助于新科进士快速熟悉政事,但地方上的官员会怎么想?

派进士前往各州府,名义上是观政,实际上是什么?

是监察!

另外,取士标准也从辞赋,变为了辞赋和策论并重。

但在王曾看来,以策论取士,却是对寒门子弟颇为不利。

想要写出一篇上佳的策论,博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一个博字,正是寒门子弟的软肋。

书籍从来都不便宜,哪怕凋版印刷技术已经成熟,其价格依然不算便宜。

按照当前的物价,一套《汉书》需要五千钱,虽然汉书共有一百卷,平均一卷五十文,看似价格很低。

但这只是众多典籍中的一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