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 / 3)

荷说着就生气,“肯定是你太瘦导致的,好好的身体被折腾出毛病就开心了。”

甘绵绵抿着嘴不吱声,看得出对母亲忍耐度已经快到临界点了。

白苏打断谢荷,转移一下话题:“平时饮食不太规律?”

谢荷一通告状:“她早上老不吃饭,只吃两顿,还老点外卖,吃各种冰的冷的,之前还去医院做过胃镜,还是什么浅表性胃炎?”

白苏颔首:“压力很大?”

谢荷又说:“她一个大学生有什么压力?”

甘绵绵抿着嘴不吱声,她虽是大学生,但因为搞了个副业,平时熬夜加班很多,之前连续累了一个多月,随后经期就不正常了,但这些也不想和妈妈说。

白苏见谢荷一直插嘴,也不再询问,默默地把着脉。

甘绵绵淋漓不尽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脾胃失和导致,脾胃湿热,百病生,而且脾统血,肝藏血,肝脾不调就容易导致崩漏,流血不止还会导致血虚,这便是她晕倒的原因。

目前首要问题是止血,白苏直接开了育阴止崩汤,里面有海螵蛸、牡蛎等药材,可以滋补肝肾、强补正气,因为甘绵绵流血过多、气血下陷,所以又加了棕炭、侧柏、升麻、黄芪。

“就开好了

?”

谢荷看白苏都没多问几句,“她这是什么情况?”

“脾胃差,熬夜多,导致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最终导致崩漏。”白苏简单解释了一句,“现在先止血,等血止住后再换药方。”

谢荷一听立即将矛头指向女儿:“我就说是你贪凉、熬夜玩手机的缘故吧。”

甘绵绵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烦躁。

“这位妈妈,其实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脾胃不和问题,你不用太担心,药拿回去吃两副就能止住了。”白苏打断谢荷,“这是药方,你去抓药吧。”

谢荷看了眼女儿,不甘不愿地站起来去药柜付钱抓药。

等她走后,白苏轻声提醒甘绵绵,“你的问题不严重,吃几幅药就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我们五脏六腑相生相克,肝气郁结也很影响脾胃。”

甘绵绵偷瞄了眼妈妈的背影,小声说了一声:“我也不想,但总是忍不住。”

“不管怎么样,身体最重要。”白苏倒也能理解,被管得严总是很烦闷的,而且甘绵绵应该还有其他糟心事儿,不过她也没多问,交代着其他注意事项:“最近别独自出门。”

甘绵绵不解:“为什么啊?”

“你贫血严重,走出去容易晕倒。”白苏看甘绵绵走路的姿势,就知道她虚得不行,现在又是盛夏,自个儿走出去晒晕在路边都没人知道。

甘绵绵有气无力地哦了一声,又好奇地打量了白苏一眼,明明看着和她差不多大,怎么说话像长辈似的。

多了十几年的白苏:......

她可不是长辈吗?

医馆里一切都井然有序,小镇另一边,偷偷针灸买药治高血压的刘阿婆测了血压,最近几天都在正常范围值,不管是高兴还是生气,都没有再猛的飙升过。

“小白大夫的药真管用,我再去拿两副,应该就不用再吃药了。”刘阿婆心底高兴,瞄了眼在屋里睡觉的孙子,蹑手蹑脚地跑了出去。

偷偷跑走后的刘阿婆完全不知道自己走后,本来在熟睡的孙子起来了,还打电话给上班的老妈,“妈,快点回来,咱们去抓奶奶现行!”

陆问关上门,然后偷偷跟上了奶奶,最近一段时间买菜要买一两个小时才回来,身上时不时还带着药味儿,铁定是被人给蒙骗了。

刘阿婆一直没回头,快步跑到了医馆,熟门熟路的坐到椅子上:“小白大夫,我已经连续五天血压很平稳了,是不是好了?”

白苏有些诧异刘阿婆今天会过来,“你不是说要避着你家里人过来吗?这会儿已经临近中午了,怎么还来了?”

“我太高兴了啊。”刘阿婆已经顾不上和家里人继续打游击战了,只想立即和白苏报喜,“你说只要稳定五天以上,就可以不用喝药了?”

“我看看。”白苏先帮刘阿婆把了把脉,“是缓解了不少,但里面还有少量淤血阻窍,再吃几副药吧,这次会多加一些红花川穹,将淤堵疏通完你也放心一些。



刘阿婆点头:“正好我的药也快喝完了,

♮,

后面几天就不用再过来了。”

白苏也觉得合适,于是提笔,在原来的方子上加减配伍。

刘阿婆小声问:“这次喝完了,我就不用再吃了吧?”

“到时候先让我把脉看一看,或是你去医院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