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029 开垦荒地,然后全都种上草?……(1 / 3)

县衙大门外。

百余位衣衫褴褛, 神情凄苦的佃户齐齐跪着。

“请县太爷为我们主持公道。”

“这帮乡绅太不是东西了,把人往绝路上逼”

“我们给他们干了这么多年的活儿,最后却被如此对待,实在让人心寒”

“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

佃户里, 有个年纪在四十岁出头的汉子, 叫做田大山。

别看这人个头不高, 模样也黑瘦, 但思路清晰, 办事儿麻利, 人也很有担当,是佃户们的话事人。

被乡绅没收房产赶出家门后, 田大山当即带着一群同伴, 来县衙报官。

县太爷陈庚年是个好官呐, 他一定会为大家做主的

大约一刻钟后,陈庚年出面升堂。

但最近衙门太乱了,全江县到处都需要人, 这次升堂, 也就陈庚年、李泉两个人。

但这个无所谓。

重要的, 还是得把问题给解决掉。

所以,陈庚年让佃户这边的话事人田大山进了衙门。

同时也把那几位涉事的乡绅传了过来。

这里头有个比较微妙的情况,几位乡绅以前是郑文峰的人。

先前他们听从郑文峰的安排, 把家里百余位佃户集体开除, 还扬言旱灾一定会来临, 在江县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县太爷, 草民虽然家里田多,但日子过得也凄苦啊。”

来到公堂后,那姓林的乡绅开始哭穷“先前因为害怕田地里颗粒无收, 所以我们才辞了这群佃户。现在他们想回来,草民咬咬牙也就接纳了。可他们吃里扒外,竟然想着自立门户,只想做一年短工那草民为了田地安稳,肯定得招长工啊。而且这群佃户,连住的房子都是草民出钱盖的,实在不知好歹”

这是什么颠倒黑白的说辞

公堂之上,田大山怒道“你胡说姓林的,你整日压榨我们,还克扣工钱粮食,我们日子活不下去,只能咬牙签了卖房契,管你们借粮活命。你还有脸说,我们的房子是你出钱盖的而且你那是诚心要招我们回去吗,你给的工钱,是以前的一半你这是要逼死我们啊更可恶的是,你给我们的粮食,里面都是草籽县太爷,您一定不要被这小人欺骗啊”

双方各执一词,很快开始新一轮的争吵。

吵到激烈的时候,田大山让一个同伴,背进来一个大麻袋。麻袋打开以后,竟然还真的全部都是草籽。

可几位乡绅并不承认。

他们狡辩,是佃户故意把粮食换成草籽污蔑人。

田大山气的脸色铁青,眼睛里蓄满了浑浊的泪。

李泉在旁边无措的看着,只觉得头都大了。

这事儿该如何处理啊。

乡绅和佃户,看样子是无法和解了。

可一旦双方撕破脸,佃户们无房无田,粮食储备也只够撑到秋天。

那这一百口人,该如何活命生存

公案桌之上,陈庚年看的很窝火,但也只能暂时压住火气。

因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官员剥削乡绅,乡绅剥削农民。这是阶层的压迫,一个小县令根本无力去改变。

但短期内无力改变,不代表以后不行。

当江县开始发展起来,普通人田地里收成越来越多,农业、工业,商业越来越繁华,那么就会造成一个可以预料到的局面人力资源会越来越贵。

到时候,乡绅们就会发现,雇佃户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昂。

尤其是眼前这几位乡绅,他们觉得佃户到处都是,随便开除了然后继续找。但等将来江县发展起来后,哭的最惨的,绝对是这几位。

而可以预料的是,陈庚年这个县令,迟早会站在乡绅利益的对立面,和乡绅们决裂。

打地主,从来都是社会发展中最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但江县现在刚开始发展,陈庚年不能打草惊蛇,也不能明着偏向佃户,惹怒乡绅群体。

所以他在头疼,怎么帮助佃户们渡过这次危机。

直到陈庚年看见田大山打开麻袋,露出里面的草籽。

乡绅们不识货,心又黑,故意用不值钱的草籽当粮食坑佃户。

可这哪里是草籽,这是药材啊,紫云英的种子

系统先前奖励的荒地开垦详解资料里,记载了一种绿肥法,意思就是,在荒地上种植绿肥作物,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而绿肥植物,一般要选择豆科、禾本科植物,这样可以达到固氮的效果。

巧了,紫云英就是非常典型的豆科植物,在系统资料里被详细记载。

这种植物,种植简单,生长周期快,一般情况下,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成熟收割。

而紫云英,浑身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