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兄弟们,回来一起战斗!……(1 / 4)

李家村。

因为太阳过于毒辣,有很多村民们都得了热病。

但值得庆幸的是,李家村人最先用上耕犁、耧车,在田里出的力气相对较少,所以哪怕得了热病,基本上症状都比较轻微。

张阿花也得了热病,最近脑子晕的厉害,走路也很虚浮。

但李泉去衙门了,她只能强撑着去打水。

打出的水有些浑浊,这让张阿花越发不安。

她听说,江县北边靠近沙地的那些村子,水井都陆续干枯,现在看来,李家村的水井似乎也快撑不住了。

抬眼看了看天上毒辣的日头,张阿花忧心忡忡回家,一路上遇见的村民们神情凝重,大家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惊慌和悲凉。

因为

七八年前,江县也大旱过一次,那次死了很多人。

张阿花回到家,把水桶放下,让其慢慢沉淀。

见猪圈里没饲料了,她赶忙又去添了一些,咕哝道“早上才喂得,现在又没了,干吃不长肉的玩意儿。”

因为生病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她没发现,那只被县太爷劁过的猪,个头看着似乎比其余两只稍微大了一圈。

李家村尚且算好的。

江县地处西北,而西北到处都是荒漠。

县里北部,最靠近沙漠的几个村子,水井彻底枯竭,很多人患上严重的热病。

这边的村子,算是整个江县最穷的。

李家村人至少还能住上草棚屋,平时得了空,用木桩、藤条、稻草将房子修补一番,像是村长李福家,屋顶还贴了瓦片。

可这个名叫石门村的村子,村民们连住的草棚屋,都破破烂烂,屋顶的草都早已经朽烂、发霉。

夏天不防雨水,冬天不防风雪。

村子里,到处都是骨瘦如柴,神情麻木的人。

他们当然听说了,县太爷发明了耕犁,甚至还发明了一亩地节省二十斤粮食的耧车。

可,他们根本买不起这些工具啊

热病、缺水、干旱,让石门村的人彻底绝望。

然而这天,好久没在江县露面的县丞郑文峰,来到了石门村。

他让村长把村民们召集过来,高声说道“乡亲们,本官不能看着大家就这样活活被饿死、渴死。大家应该去县衙,让县衙分发水源、分发药材、分发银子,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对啊

县衙的老爷们,活的那么滋润,平时派头装的很大,现在这种危急关头,难道不应该为民众们负责吗

石门村的男女老少,情绪都被挑了起来。

他们眼睛里浮现出仇恨。

“让县衙发钱”

“我们都要死了,他们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管吗”

“发水源,发药材,我们要活命”

而郑文峰这番慷他人之慨的言论,经由石门村传出去后,立刻引发轰动。

理所当然的,也得到了民众们的支持。

谁不想让衙门给自己发点钱呢,真的活不下去也好,浑水摸鱼也罢,大家都这么苦了,难道不应该让坐在衙门里的狗官负责吗

而且,郑文峰虽然是个狗官,但到底年纪大,见识广。

县太爷确实研发了好东西,让大家省力气,省粮食。可他年轻啊,太年轻了,压不住场子,到这种大旱大灾的时候,怎么稳定民心,怎么保证大家能活下去

甚至已经有人提议,让郑爷回到县衙,主持大局。

一场经人精心策划的暴乱,在江县民众里蔓延。

若是处理不当,就会像是七八年前那次一样,死很多人,最后县令被朝廷处决

当年那个老谋深算的县令,都栽在了这上面,一个毛头小子陈庚年,怎么可能躲得过去

郑文峰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

在衙门坐了一上午后,陈庚年沉默回家。

陈申在厅堂等着他,父子二人互相对视,谁都没先开口。

许久后。

陈庚年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想不通。”

没等陈申说话,他继续说道“郑文峰会出手报复我,我心里很明白,也随时做好和他争斗的准备。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出手呢,你们这群乡绅老爷就先怕了,一个个唯恐引火烧身,直接缴械投降。”

打仗之前,队友滑跪,这还怎么继续打

陈申苦笑道“郑文峰这个人,纵横江县二十年,岂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

陈庚年反驳道“所以我们才应该联合起来,将他扳倒”

他将一群二世祖们招进县衙,给了乡绅老爷们一个联合起来的理由,大家站在同一个阵营,不仅能让二世祖儿子们立起来,还能扳倒最大的敌人。

这么好的机会送到手边,这些人难道就不懂把握